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29 22:40:51阅读:894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原文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yàn)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fù)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齐之习辞者也(善于)          ②今方来(正要)        ③何坐(犯罪)
④缚者曷为者也(同“何”,什么) ⑤齐人固善盗乎(本来)  ⑥非所与熙也(同“嬉”,开玩笑)
2、翻译文中画浪线的句子: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译]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
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4、对楚王的无理,晏子本可以据理力争,慷慨陈词,进行反击,可他为什么不那么做?
[答]正面陈述不如反唇相讥有力,而且有智慧。
5、如果是你,你还有更好的回答方法吗?如果没有,请说说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
[答]没有。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
6、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答]植物的生长受环境(温度、土壤等)的制约和影响。

二:
1.解释文段中加线的词语。
  习辞:       避席:
  2.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回击的?
  3.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
  4.把“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5. 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    ,把“淮北”比为     ;把“橘”比为    ,把“枳”比为     。
  6. 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2分)
  晏子:
  楚王:
  7. “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8. 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
  9. 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
  10.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大意。
  11.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
  1.习辞:能言善辩,长于辞令。   避席:离开座位。
  2.因为晏子是“齐之习辞者”;机智设喻进行回击
  3. 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的发难。
  4.译文:当他到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5.齐、楚、不盗之民、盗贼
  6. 楚王狂妄愚蠢;晏子机智灵活。楚王兴师动众,却显得心劳舌拙,不堪一击;晏子单枪匹马,却具有千钧之力,所向无敌。(意近即可)
  7. 让楚王看见并借此侮辱晏子。
  8. 成理成文即可
  9. 成理成文即可
  10. .叙述晏子出使楚国,用辞令战胜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表现了他外交上的机智。
  11.机智善辩 义正词严而又不卑不亢

翻译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五尺来高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辞令的人,如今他正要来楚国,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哪里的人?’我则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接着再问:‘他犯了什 么罪?’我就回答:‘他犯了偷窃罪。’"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赏赐给晏子酒喝,喝酒正当畅快尽情的时候,两个士兵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做什么了?’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成为橘子,它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成为枳,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社会风气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论语》中的经典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古文名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古文名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古文名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

  • 《看竹图》记(清)朱彝尊

    宁都魏叔子与予定交江都[1],时岁在辛亥[2]。明年,予将返秀水,钱塘戴苍为画《烟雨归耕图》[3]。叔子适至,题其卷。于是叔子亦返金精之山[4],苍为传写作《看竹图》,俾予作记。 予性癖好竹。甲申后[

  • 拘组词|拘的组词

    【拘碍】拘jū逮捕或扣押碍(礙)agrave;i妨害,限阻 【拘介之士】指不贪不慕,廉洁正派的人 【拘拘儒儒】有所顾忌的样子形容局促不安,胆小怕事,无所作为 【拘挛补衲】互相牵扯;补

  • 晏殊词《木兰花》: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木兰花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祝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 1234567890哪个数字最勤劳,哪个数字最懒惰? 答案:1最懒2最勤

    脑筋急转题目:1234567890哪个数字最勤劳,哪个数字最懒惰? 脑筋急转解析:一不做,二不休(1最懒2最勤快) 脑筋急转弯答案:1最懒2最勤快

  • 一场春梦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比喻世事变幻,转眼成空。 使用类别:用在「空无虚幻」的表述上。 一场春梦造句:01世事不过一场春梦,何须刻意强求什么呢? 02现在的他已不再拥有往日荣华,过去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春梦罢了。 0

  • 天才横溢的李白为何终生不参加科举考试?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l

  •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简析】

  • 张可久《正宫·醉太平·叹世》注释赏析

    人皆嫌命窘①,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②,才沾粘便滚③。文章糊了盛钱囤④,门庭改做迷魂阵⑤,清廉贬入睡馄饨⑥,葫芦提倒稳⑦。 ①命窘:命运艰难困苦。 ②水晶环:喻洁白聪明的人。面糊盆

  • 按部就班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比喻做事依照一定的层次、步骤进行。 使用类别:用在「逐步进行」的表述上。 按部就班造句:01这部机器只要照着指示,按部就班操作就可以顺利完成工作。 02这部机器非常精密,请你务必按部就班地装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