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意思翻译、赏析
出自唐代李白的《豫章行》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战马在胡风的吹拂下,鬃毛尽卷起来,更显飒爽强健。往北去就是军事要地鲁阳关了。吴兵旗帜鲜明,耀眼如同海中的雪浪。不知道他们西讨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大军正在上辽津渡河,当时黄云蔽空,天色暗淡。老母与儿子离别,十分悲痛,呼号不绝,她们远远相送儿子到野间,仍然不愿离去,因为他们都不知再次相见会在何时。旌旗飘扬,白马嘶嘶,征人已经离去了,可她们仍哭着久久追攀,不愿回去。秋天最是悲凉的季节,豫章山上的白杨苦闷无依,早早便叶落凋零了。士兵们本是太平时代的人,生来就对斩杀胡虏的事并不熟悉。怎会吝惜自己的生命,害怕在战争中死亡呢?只期望能够为君主扫除敌寇。传说李广在边塞打猎时,把草中的石头误认为是隐伏着的老虎,立即弯弓射去,由于他射箭时专心致志,这箭竟深深地陷入石中。战士们身在边塞,也是怀抱一腔报君建功的热诚,怎会惧怕危险呢?在战场杀敌胆如鲸飞,声势浩大。这首曲子不可以奏响,因为三军战士头发已经花白,听到此曲,一定会感到无限悲伤。
注释
①代:古国名,在今山西东北部和河北蔚县一带。其地盛产良马。
②鲁阳关:古关名,在今河南鲁山,是古代的军事要地。
③吴兵照海雪:这句写唐军出发西征。吴兵,吴地征来的兵。照海雪,指吴兵旗帜鲜明,照耀如同海中的雪浪。
④“半渡”两句:大军正在上辽津渡河,当时黄云蔽空,天色暗淡。上辽津,即上辽水,今名潦水。源出江西奉新县西,流经永修县,与修水汇合。
⑤豫章山:泛指豫章境内的高山。
⑥休明人:太平时候的人。
⑦素:向来。闲:通“娴”,熟悉。
⑧精:精诚。
⑨惮:惧怕。
⑩落星湾:也叫落星湖,在今江西鄱阳湖西北。此曲:指《豫章行》。鬓成斑:头发变成花白。
参考赏析
简析
上元元年(760),李白寓居豫章。当时安史余党仍骚扰河南一带,平叛战争正在艰苦地进行。诗人目睹吴地人民应募从军、奔赴战场的悲壮情景,有感而作此诗。诗中对出征战士寄予同情和希望,鼓励他们英勇作战。
作者介绍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减字木兰花 已卯儋耳春词 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赏析
-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
-
一、 语义说明:比喻女子打扮美丽、婀娜多姿的样子。 使用类别:用在「盛妆打扮」的表述上。 花枝招展造句:01每逢过年时,路上的人们个个花枝招展,洋溢着喜气。 02她打扮得花枝招展,準备参加今晚一年一度
-
题歌风台[宋]张方平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感慨大风诗。淮阴反接英彭族,更欲多求猛士为。关于“淮阴反接英彭族,更欲多求猛士为”金性尧先生 "> 不在家?可往那里去了?太医兵马司里去了
出自元代李直夫的《杂剧·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第一折(冲末扮陈太守领张千上)(陈太守诗云)农事已随春雨办,科差犹比去年稀。小窗睡彻迟迟日,花落闲庭燕子飞。老夫姓陈,双名全忠。由进士及第,随朝数载。谢圣恩
-
在中国古代诗词的中,有很多意象,如杨柳、残月、杜鹃等。黄昏意象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感符号,充当抒发文人情感的媒介,并极大地丰富了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 笑里藏刀造句八则
语义说明:比喻人外貌和善可亲,内心却阴险狠毒。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面善心恶」的表述上。 笑里藏刀造句:01他是个笑里藏刀的人,得小心应付。 02我不跟他往来,因为他笑里藏刀,太狡猾了。 03这种人
-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出自宋代姜夔的《琵琶仙·双桨来时》《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
-
【不辞劳苦解释】虽然十分劳累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不辞:不推辞。也作“不辞辛苦”。 【不辞劳苦造句】 ①勘探队员们一年又一年地战斗在茫茫的大沙漠上,不辞劳苦地为祖国寻找油田和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