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意思翻译、赏析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念奴娇·梅》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参考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梅花的。梅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开头二句写其颜色。“疏疏淡淡”,谓其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风韵相比。“笑杀”二句紧承上文,对此做进一步描写。在这里,作者使用映衬的手法,言在东君的管领下,有的花白,有的花红,红红白白,颜色甚多,但山下千林花太俗,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雪里”二句写其凌寒独放。言梅花长在水边,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远非桃李可比。“骨清”二句是赞美梅花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词的下片写梅之遭遇,映带作者身世。“常记”三句写梅花曾一度受宠,被琐窗人“纤手轻摘”,插戴鬓边,何其荣耀。“漂泊”二句以人拟物,言梅花虽然漂泊天涯,形体瘦削,憔悴不堪,但风韵不减当年,依然冰清玉洁,高雅不俗。“万里”三句是说,不论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霜月”,都无法使其屈服,表现出梅花的坚贞。“不如”二句借花言人,表达出作者的归隐情思。细读词之下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虽然是在写梅,却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打并入其中,而以感慨系之,寓意很深,耐人寻味。
作者介绍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世事复杂了,语言也相应地发展,用以表示纷陈的事物。事实上却不一定如是。在汉字的动物世界里,古人每每用更丰富的词 "> 昔日尝闻公主第,今时变作列仙家。
出自唐代苏颋的《景龙观送裴士曹》 昔日尝闻公主第,今时变作列仙家。池傍坐客穿丛筱,树下游人扫落花。雨雪长疑向函谷,山泉直似到流沙。君还洛邑分明记,此处同来阅岁华。
-
必不可少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必不可少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必不可少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诗歌翻译家——王佐良王佐良,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上中学时,他已在报刊上发表诗作多首。在西南联大写的两首诗被闻一多先生选入他的《现代诗抄》。20世纪40年代是他写诗的旺盛时
-
《臧僖伯谏观鱼》文言文赏析 《臧僖伯谏观鱼》反映了当时的“礼”制思想,即国君不能把游玩逸乐看作小节。故臧僖伯认为国君的一举一动与国家的“政治”有关,所以极力劝阻
-
高考语文快速读懂文言文的技巧 近年来高考所选考的文言文的体裁大多是人物传记,下面我们就以人物传记为例进行一些分析解说。我们也知道,要答好文言文的题目,就一定要首先
-
语文文言文暑期作业的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14分)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
-
醇酒美人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醇酒美人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醇酒美人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在湖南省新化县思本溪上的一座独拱石桥曾经千年岁月的风霜雨雪,历经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如今已黯然消退了往昔的青春颜色,像垂垂老矣的婆婆。它就是樟木桥。樟木桥修建于何年何月,能够在桥下看到石头上的比较清楚
-
出自元代贾仲明的《杂剧·吕洞宾桃柳升仙梦》 第一折(冲末扮南极星引群仙、青衣童子上,云)太极之初不记年,瑶池紫府会群仙。阴阳造化乾坤大,静中别有一壶天。吾乃南极老人长眉仙是也。居南极之位,东华之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