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清平调·其一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李白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2 23:47:43阅读:272

《清平调·其一》由唐代李白所创作。以下是清平调·其一全诗、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

清平调·其一全诗原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其一全诗意思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清平调·其一全诗注释

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创作背景

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组诗共三首,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

清平调·其一全诗赏析

《清平调·其一》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本文“清平调·其一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李白”由古典文学网-诗词帮(www.shicibang.com)整理,仅供参考。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朝鲜“三一”人民起义

    1919年朝鲜人民掀起的反日民族大起义,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成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鲜人民起义起因于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的殖民统治。1910年8月日本吞并朝鲜以后,把朝鲜

  • 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

    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 出自两汉班固的《幽通赋》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终保己而贻则兮,里

  • 谲判文言文翻译

    谲判文言文翻译   谲判是指做了好事反遭诬陷,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弊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谲判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的阅读。  原文  乾隆间,苏州乐桥有李姓

  • 《剑客》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热情地塑造出一个襟怀嵚崎磊落,慷慨豪勇,报恩酬知己,不畏死难的剑客形象,借以寄托自己的人格理想 。真可谓志陵山岳,气吞江海, 撼人心魄。开头两句凌空起笔,描写饯别的场面和剑客的出门。酒

  • 金灭辽

    公元十世纪初,东北的契丹族兴起壮大,建立国家,进而灭亡渤海控制了原属于渤海的女真人。契丹统治者对女真人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将其中汉化较深的一部分迁至辽阳以南,入辽籍称“熟女真”,其余仍留居黑龙江、乌苏

  • 宋史赵普传的文言文翻译

    宋史赵普传的文言文翻译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太祖尝与语,奇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宋史赵普传文言文翻译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宋史赵普传文言文翻译 

  • 摩拳擦掌造句九则

    【摩拳擦掌解释】摩拳头,擦手掌。形容做事或战斗前,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摩拳擦掌造句】 ①听说要去帮助军烈属大扫除,同学们摩拳擦掌,情绪十分高涨。 ②全校乒乓球决赛快要

  • 匆匆忙忙

    匆匆忙忙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匆匆忙忙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匆匆忙忙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月中无物拼音版注音版

    月中无物注音版《 月yuè中zhōng无wú物wù 》 徐xú孺rú子zǐ年nián九jiǔ岁suì , 尝cháng月yuè下xià戏xì 。 人rén语yǔ之zhī曰yuē :“ 若ruò令lìn

  • 落日鸳鸯浦,西风鹦鹉洲

    落日鸳鸯浦,西风鹦鹉洲 出自元代吕止庵的《【仙吕】后庭花_一声金缕词》 一声金缕词,十分金菊卮。金刃分甘蔗,金盘荐荔枝。不须辞,太平无事,正宜沉醉时。相逢饮兴狂,两螯风味长。鲜鲫银丝鲙,金锥拆蛎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