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2 23:45:37阅读:365
【诗句】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出处】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译注】我也能似袁宏一样的吟咏,只是没有象谢将军那样的知音。 【全诗】 夜泊牛渚怀古 [唐]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赏析】        这是李白夜泊牛渚,有感于谢尚和袁宏的历史佳话,自己怀才不遇的坷坎遭遇,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的一篇沉郁悲愤的诗作。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秋天月夜,舟泊牛渚,自然而然地想起同样秋月舟中,袁宏见知于谢尚的故事。诗人将寥廓空明的天宇和浩渺苍茫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渲染环境气氛。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揭示主题。同是牛渚之地,同样是这轮明月之下,袁宏吟诵自己作的咏史诗由于遇到谢尚而时来运转,但自己游西江,秋月依旧,那位奖掖人才的谢尚却再也见不到了,所以只能 “空忆谢将军”。颈联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 自己虽然亦能高咏,却不能像袁宏一样遇到知音,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只能是像这西江之水,付诸东流了。尾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时秋风萧瑟,两岸枫叶纷纷飘落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惆怅之情,不可名状。            本诗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即景生情,景中寓情,江上枫叶纷纷飘落的萧瑟画面,溶进了诗人多少的辛酸和感慨。全诗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从胸中自然流出,浑然流畅,妙句天成。此诗虽为五律,却不讲究律诗的对偶。有人认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顾及对偶。王士祯给了这首诗以极高评价,他说: “或问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说,答曰: 太白诗 ‘牛渚西江夜……枫叶落纷纷’,诗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器是也。”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 “律诗有彻首彻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并举此诗为例。其实,把它看为古体诗也许更恰当一些。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秋浦歌十七首》李白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详细参考:《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原文秋浦歌十七首⑴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 坐闻关陇外,无复引弓儿。

    出自唐代李乂的《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 日逐滋南寇,天威抚北垂。析珪行仗节,持印且分麾。羽檄双凫去,兵车驷马驰。虎旗悬气色,龙剑抱雄雌。候月期戡翦,经时念别离。坐闻关陇外,无复引弓儿。

  •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出处】唐·王维《送别》。【译注】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全诗】《送别》[唐]·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

  •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凉思(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 《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赏析

      此词作者以瀚海飘流燕自喻,抒发对国事的感慨。上片“依依难认,旧家庭院”,写作者东渡归来时心情。“年时芳俦”至“泪如线”写当年变法同伴象“差池双剪”的燕子,“相对向”无限凄怨。下片抒发感慨,含蓄蕴藉

  • 动不动便说做官,投到你做官,你做那桑木官,柳木官,这头踹着那头掀;吊在河里水判官,丢在房上晒不干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 第一折(冲末扮王安道上,诗云)一叶扁舟系柳梢,酒开新瓮鲊开包。自从江上为渔父,二十年来手不抄。老汉会稽郡人氏,姓王双名安道。别无甚营生买卖,每日在这曹娥江边堤

  • 文言文与凤翔邢尚书书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与凤翔邢尚书书习题及答案   与凤翔邢尚书书  韩愈  愈再拜: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是

  • 欧阳修《卖油翁》原文翻译注释出处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卖油翁欧阳修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

  • 谄上抑下

    谄上抑下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谄上抑下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谄上抑下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初中经典文言文考点梳理

    初中经典文言文考点梳理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