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2 23:39:54阅读:800
【诗句】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出处】唐·王维《杂诗·其二》。 【译注】来的那天,你看到花格窗 前的梅花开花没有?质朴平淡的诗 句中表现出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全诗】 《杂诗》其二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赏读】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 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 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 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 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苏,却表现出 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 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 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 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 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 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 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 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 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 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 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 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 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 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像这首诗中的 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 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 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 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 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不若大王终日驰骋,曾不下舆,脟割轮焠,自以为娱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rdq

  •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出自宋代林正大的《括满江红》 寂寞江城,DED5只共、梅花幽独。揩病眼、佳人何许。嫣然空谷。幻出天姿真富贵,朱唇滞酒红生肉。笑漫山、繁李与夭桃,俱粗俗。迟日丽,春

  • 百鬼众魅

    百鬼众魅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百鬼众魅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百鬼众魅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文言文乘船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乘船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

  • 纳兰《好事近·马首望青山》诗词赏析

    纳兰词·好事近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 多艺多才

    多艺多才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多艺多才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多艺多才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古仁人之心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古仁人之心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 【唐】白居易《松下琴赠客》吟咏松竹梅诗赏析

    松下琴赠客【唐】白居易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偶因群动息①,试拨一声看。寡鹤当徽怨②,秋泉应指寒③。惭君此倾听,本不为君弹。注:① "> 郭绍虞:淘汰

    作者: 徐放鸣 秋风飒飒至了, 满林的黄叶辞别了故 "> 《智囊(选录)上智部白起祠》文言文

    《智囊(选录)上智部白起祠》文言文   《智囊(选录)上智部白起祠》  作者:冯梦龙  白起贞元中,咸阳人上言见白起,令奏云:“请为国家捍御西陲,正月吐蕃必大下。”既而吐蕃果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