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

长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_纳兰性德古诗词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4-22 15:00:20阅读:906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标签: 小学古诗  抒情 思乡 最美

  《长相思》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长相思》译文二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长相思》注释 

  长相思。唐教坊曲,双翅小令。又名《双红豆》。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长相思》赏析

  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换头写景,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聒碎乡心梦不成呼应上片的夜深千帐灯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着一聒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聒碎乡心,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从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没有一般边塞诗的大气、沉痛、悲凉、雄壮,而是风格婉约,笔调缠绵,少了抑扬顿挫的沉雄,多了小女儿的缠绵情态。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长相思》鉴赏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抒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抒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抒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抒佳作。

  上片在“一程”又“一程”抒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抒空间因隔怨断地随着时间抒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

  “一更”又“一更”抒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抒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抒空间因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怨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怨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怨会有这种令人痛苦抒声响抒。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抒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抒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抒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抒又一种类型。

  《长相思》创作背景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酒因朝太子,诗为乐贤王。

    出自唐代陈希烈的《奉和圣制三月三日》 上巳迂龙驾,中流泛羽觞。酒因朝太子,诗为乐贤王。锦缆方舟渡,琼筵大乐张。风摇垂柳色,花发异林香。野老歌无事,朝臣饮岁芳。皇情被群物,中外洽恩光。

  • 关心珠玉曾无价,满手琼瑶更有光。

    出自唐代韦渠牟的《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 卫玠清谈性最强,明时独拜正员郎。关心珠玉曾无价,满手琼瑶更有光。谋略久参花府盛,才名常带粉闱香。终期内殿联诗句,共汝朝天会柏梁。

  •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出自宋代王安国的《清平乐·春晚》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全诗意思及赏析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出自唐代诗人高适作品《燕歌行》。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

  • 百年泛飘忽,万事系衰荣。

    出自唐代杨衡的《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 百年泛飘忽,万事系衰荣。高鸿脱矰缴,达士去簪缨。始从天目游,复作罗浮行。云卧石林密,月窥花洞明。全形在气和,习默凭境清。夙秘绛囊诀,屡投金简名。钟管促离觞,烟霞随

  •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 出自先秦宋玉的《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 《唐才子传·陆羽》“羽,字鸿渐”原文及译文赏析

    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有学,愧一事不尽其妙。性诙谐,少年匿优人中,撰《谈

  • 父亲李彦和,奶母张三姑,孩儿春郎,年方七岁,胸前一点朱砂记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风雨像生货郎旦》 第一折(外旦扮张玉娥上,云)妾身长安京兆府人氏,唤做张玉娥,是个上厅行首。如今我这在城有个员外李彦和,与我作伴,他要娶我。怎奈我身边又有一个魏邦彦,我要嫁他。听

  • 阿党相为

    阿党相为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阿党相为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阿党相为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痛饮黄龙

    痛饮黄龙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痛饮黄龙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痛饮黄龙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