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绝·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_陈与义古诗词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标签: 节日 清明节 游玩《清明二绝·其一》译文
街头都是踏青的姑娘们,头上梳着乌黑的双暂,打扮得很漂亮。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们随着在花丛中飞舞的蜂呀、蝶呀,做出种种天真娇娆的姿态。
东风,这春天的使者,好像也在过清明节呢,吹得特别柔和。你看,它吹得来禽开了一树多么美丽的花!
《清明二绝·其一》注释
双髻(jì)鸦:又称双鸦,少女头上的双髻。鸦:比喻黑色,形容妇女鬓发,所谓“双发若鸦”,“云鬓堆鸦”。
妖邪:袅娜多姿。
来禽:即沙果。也称花红、林檎、文林果。果味甘美,能招众禽,故名。
《清明二绝·其一》赏析
第一首诗描绘的是清明佳节人们户外踏青、游春、快乐嬉戏的美妙情景。开头一句的“街头”即是指明地点的:春天来了,清明走近,户外的景色这般美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男儿女儿。可诗人要着力渲染的并非是其他人与物,而是发如墨染,头盘双髻的一群群少女。她们的笑脸可与春色媲美,她们的腰肢可与杨柳争高低。徜徉在美妙的春光里,她们个个妖娆无比,几可追蜂赛蝶。一个“学”字,将人与物糅在一起,既有了错综交杂的色彩,又蕴含了丰富而不俗的韵致,这流淌在诗人笔端的诗句,无不表露出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意。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引向了东风,而且用一“作”字将其拟人化,仿佛那东风也通晓人意似的,特意在这清明佳节之际,催开了一树树争奇斗艳的花朵,来点缀自然,点缀佳节,给游春的人们送上美景,也送上欣喜。整首诗词句清丽,音节流畅,表情达意浅白酣畅。《清明二绝·其一》创作背景
宣和四年(1122),诗人以五绝《墨梅》见赏于宋徽宗,官擢太学博士、著作佐郎。见赏之后,谪监陈留酒税之前,诗人写下这首诗。
-
【诗句】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
原文赏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拼音解读:bú lùn píng dì yǔ shān jiān ,wú xiàn fēng guāng jìn b
-
金璞明。玉璞明。小小杯柈翠袖擎。满将春色盛。仙珮鸣。玉珮鸣。雪月花中过洞庭。此时人独清。
-
出自明代钟惺的《秋日舟中题胡彭举秋江卷》 望远写秋江,秋意无起止。 何曾见寸波,竟纸皆秋水。 烟中过寒山,江净翻如纸。 空色有无间,身在秋江里。
-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资料 一、 文学常识。 1、宋濂,字,号,朝人。有《宋学士文集》。 2、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
-
出自元代王伯成的《【般涉调】哨遍_项羽自刎虎》 项羽自刎虎视鲸吞相并,灭强秦已换炎刘姓。数年逐鹿走中原,创图基祚隆兴。各驰骋,布衣学剑,陇亩兴师,霸业特昌盛。今日悉皆扫荡,上合天统,下应民情。睢河岸外
-
清-茅恩荣生事两宫、死事两宫,燮理阴阳弼帝赉;降世八月、谢世八月,云璈奏曲领仙班。形式: 对联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1)首茅恩荣(清)成就不详经历不详
-
成语发音: 「è hǔ féng yá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
-
修身,是塑造完美人格、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也是人生的立足之本。一个人,只有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时时修正言行举止,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千百年来,中国历代先贤们践行了许多修身
-
出自两汉刘向的《九叹》 逢纷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行叩诚而不阿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