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百八塔原文、翻译及赏析_俞益谟古诗词
《阿育王经》言:诸佛灭渡后,昼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数欤。然海内郡县所见寥寥,独兹百八聚于一区,厥义未必无谓。余生斯长斯,靡所究竟,率成俚句,请质高明。
百八浮图信异哉,无今无古壮山隈。
降魔蜜顿金刚杵,说法偶成舍利堆。
只虑激湍穿峡破,故将砥柱挽波颓。
谁能识得真如意,唱佛周遭日几回。
标签: 咏物《咏百八塔》注释
⑴这首诗选自《康熙朔方广武志》。百八塔,即一百零八塔,因塔数而名。位于今宁夏青铜峡市峡口山东麓,黄河自塔下向北流去。该塔是始建于元代的一座喇嘛教式塔(一说建于西夏时期),背山面河,依山凿石分阶而建。自上而下,按1、3、5、7、9……19,奇数12行排列,形成总体呈等腰三角形的巨大塔群。第一座塔高3.5米,其余均为2.5米。塔心正中立一木柱,内填土坯,外砌青砖,涂白色。塔顶为宝珠式,塔身如覆钵状、鼓腹尖锥状、葫芦状、宝瓶状,塔座均为束腰八角须弥座。
⑵阿育王:(?—前232),印度王,在位期间,因取半岛南端杀戮过多,遇一沙门说法,遂生悔意,归信佛教,在印度境内广建寺塔。对佛教发展很有影响。
⑶灭渡:佛教语,亦作“灭度”。谓僧人死亡。梵语涅槃、泥洹的意译。
⑷厥:其。
⑸靡:不。
⑹俚句:方言俗语。此用为对自己诗作的谦称。
⑺百八浮图:即一百零八塔。浮图:亦作“浮屠”,佛塔。
⑻山隈:大山弯曲的地方。
⑼蜜顿:蜜,似应为“密”,佛教 “密教”。主要宣扬身、口、意“三密相应”和“即身成佛”。顿,顿悟和顿渐,是佛教禅宗的两种修行方法。金刚杵:密宗用为护法摧魔的法器,亦称“降魔杵”,即佛寺中金刚塑像手执之杵。
⑽舍利:意译“身骨”。指死者火葬后的残余骨烬。通常指释迦的遗骨为佛骨或佛舍利。
⑾真如:佛教名词。佛教认为,用语言、思维等表达事物的真相,总不免有所增减,不能恰到好处。要表示其真实,只能用“照那样子“的”“如”来作形容。中国佛教学者,大都将它作为宇宙万有的本体之称,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⑿唱佛:信佛之人口念“阿弥陀佛”。 周遭:周围。
-
此诗歌颂中原汉族政权的一位将军发兵出征,讨伐胡兵,大获全胜后,刻石勒功,肃清边患,使边民过上太平生活。全诗分两段。“朝那”以上为第一段,写发兵攻伐。首二句写发兵行军,旌旗逶迤,渡过黄河。“箫鼓”四
-
成语发音: 「tí gāng jǔ lǐ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同“提纲挈领”。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遇安禅师》:“提纲举领,尽立主
-
土鸡瓦狗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土鸡瓦狗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土鸡瓦狗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拾得的《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嗟见世间人,个个爱吃肉。碗碟不曾干,长时道不足。昨日设个斋,今朝宰六畜。都缘业使牵
-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四十七《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所编著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以下是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四十七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起阏逢困敦五月,尽旃蒙赤奋
-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原文】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213],置家罗浮[214]之下,独与幼子过[215]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216]荼芋[217],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
-
【生卒】:239—294【介绍】:字长虞,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傅玄之子。武帝时,袭父爵清泉侯,为尚书右丞。多次上疏,主张“当今之急,先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也。”称“奢侈之费
-
出自两汉佚名的《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
-
第十一节 《北齐书》 《北齐书》,李百药撰。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深县)人,隋内史令李德林之子。百药七岁能文,号奇童,以名臣之子,才行相继,为名流所重。为人不拘小节,
-
出自唐代沈彬的《金陵杂题二首》 王气生秦四百年,晋元东渡浪花船。正惭海内皆涂地,来保江南一片天。古树著行临远岸,暮山相亚出微烟。千征万战英雄尽,落日牛羊食野田。暮潮声落草光沉,贾客来帆宿岸阴。一笛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