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

深院原文、翻译及赏析_韩偓古诗词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发表于:2023-06-19 19:01:29阅读:963

  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标签: 写景 咏物

  《深院》译文

  小鹅儿张开栀子一般的黄嘴巴发出吃食声,凤蝶扭动粉色的细腰在空中飞舞轻盈。

  院子因为主人拉下窗帘睡眠而变得更清静,红色的蔷薇和碧绿的芭蕉叶相互衬映。

  《深院》注释

  鹅儿:指鹅雏。唼喋(shà zhá):形容鱼或水鸟吃食的声,也指鱼或水鸟吃食。栀黄:栀子一般的黄色。

  凤子:粉蝶的爱称。 轻盈:这里指粉蝶轻盈飞舞。

  下帘:放下遮日的软帘。 昼寝:白天睡觉,这里指午睡。

  《深院》鉴赏

  “深院”之“深”,似乎不仅是个空间的观念,而且攸关环境气氛。一般说,要幽才能“深”,但诗人笔下却给读者展示了一幅闹春的小景:庭院内,黄嘴的鹅雏在呷水嬉戏,美丽的蛱蝶在空中飞舞,红色的蔷薇花与绿色的芭蕉叶交相辉映。作者运用“栀黄”、“腻粉”、“红”、“碧”一连串颜色字,其色彩之繁丽,为盛唐诗作中所罕见。“栀黄”(栀子提炼出的黄色)比“黄”在辨色上更加具体,“腻粉”比“白”则更能传达一种色感(腻)。这种对形相、色彩更细腻的体味和表现,正是韩诗一种特色。诗中遣词用字的工妙不止于此。用两个带“儿”、“子”的缀化词:“鹅儿”(不说鹅雏)、“凤子”(不说蛱蝶),比这些生物普通的名称更带亲切的情感色彩,显示出小生命的可爱。“唼喋”(shà zhá煞扎)、“轻盈”一双迭韵字,不但有调声作用,而且兼有象声与形容的功用。于鹅儿写其“嘴”,则其呷水之声可闻;于蛱蝶写其“腰”,则其翩跹舞姿如见。末句则将“红蔷薇”与“碧芭蕉”并置,无“映”字而有“映”意。(一本径作“红蔷薇映碧芭蕉”,则点明矣。)凡此种种,足见诗人配色选声、铸词造句的匠心。

  看到这样一幅禽虫花卉各得自在的妙景,真不禁要问一声:“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了。但这境中不是真个“无人”,“深院下帘人昼寝”,人是有的,只不过未曾露面罢了。而正因为“下帘人昼寝”,才有这样鹅儿自在、蛱蝶不惊、花卉若能解语的境界。它看起来是“无我之境”,但每字每句都带有诗人的感情色彩,表现出他对这眼前景物的热爱。同时,景物的热闹、色彩的浓烈,恰恰反衬出庭院的幽静冷落来。而这,才是此诗经得起反复玩味的奥妙之所在。

  这种热烈的外观掩饰不住内在的冷落的境界,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衰落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境。韩偓在唐末是一个有气节操守的人,以不肯附“逆”而遭忌,在那种“桃源望断无寻处”的乱世,这样的“深院”似乎也不失为一个逋逃薮。读者不当只看到那美艳而平和的景致,还要看到一颗并不平和的心。那“昼寝”的人大约是中酒而卧吧。也许,晏殊《踏莎行》的后半阕恰好是此诗的续境:“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深院》赏析

  前两句中,诗人描绘庭院内黄嘴的雏鹅在呷水嬉戏,美丽的蛱蝶在空中飞舞。诗人运用“栀黄”、“腻粉”、“红”、“碧”一连串颜色字,色彩繁丽,实为罕见。“栀黄”比“黄”在辨色上更加具体,“腻粉”比“白”则更能传达一种色感。“鹅儿”、“凤子”比这些生物普通的名称更带亲切的情感色彩,显示出小生命的可爱。“唼喋”、“轻盈”一双迭韵字,不但有调声作用,而且兼有象声与形容的功用。写鹅儿其“嘴”,则其呷水之声可闻;写蛱蝶其“腰”,则其翩跹舞姿如见。

  “深院下帘人昼寝”一句中的“昼寝”,大约是诗人酒后而卧。而正因为“下帘人昼寝”,才有这样鹅儿自在、蛱蝶不惊、花卉若能解语的境界。它看起来是“无我之境”,但每字每句都带有诗人的感情色彩,表现出诗人对这眼前景物的热爱。

  末句则将“红蔷薇”与“碧芭蕉”并置,无“映”字而有“映”意。一句“红蔷薇映碧芭蕉”则将“映”意点明,足见诗人配色选声、铸词造句的匠心。

  全诗中景物的热闹、色彩的浓烈,恰恰反衬出庭院的幽静冷落来。这种热烈的外观掩饰不住内在的冷落的境界,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衰落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境。读者不能只看到那美艳而平和的景致,还要看到一颗并不平和的心。也许,晏殊《踏莎行》的后半阕恰好是此诗的续境:“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深院》创作背景

  《深院》创作时正值韩偓因不肯附朱温而遭忌,诗人处在那种“桃源望断无寻处”的乱世,此时“深院”似乎也不失为一个逋逃薮。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苏轼《醉白堂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醉白堂记 【宋】苏轼 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

  • 乙亥避地横槎山中(汪宗臣)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乙亥避地横槎山中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汪宗臣 yǐ hài bì dì héng chá shān zhōng 乙亥避地横槎山中xiān chá yí dào cǐ,yǎo yǎo bá

  • 三峡

    【题 解】《三峡》是一篇写景散文。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文笔及形象生动而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奇美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山川的挚爱之情。本文既是优秀的学术著作,又是优美的文

  • 紫陌传香远,红泉落影斜。

    出自唐代沈亚之的《曲江亭望慈恩杏花发》 曲台晴好望,近接梵王家。十亩开金地,千株发杏花。带云犹误雪,映日欲欺霞。紫陌传香远,红泉落影斜。园中春尚早,亭上路非赊。芳景偏堪赏,其如积岁华。

  • 千秋岁(四明赵制置、史开府劝乡老众宾酒)(李浙)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千秋岁(四明赵制置、史开府劝乡老众宾酒)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李浙 qiān qiū suì sì míng zhào zhì zhì shǐ kāi fǔ quàn xiāng lǎo

  • 春日小园杂赋二首(其一)

    宋-陆游久矣云霄铩羽翰,小园聊得赋春寒。风生鸭绿纹如织,露染猩红色未乾。不向山丘叹零落,且从儿女话团栾。人言麦信春来好,汤饼今年虑已宽。形式: 七言律诗押[寒]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

  • 楚世家第十翻译 史记楚世家原文及翻译

    原文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

  • 咏贫士七首(其一)

    魏晋-陶渊明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形式: 古风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

  • 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原文_《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拼音注释和译文_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赏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玉阶怨原文及翻译|赏析_李白

    【翻译】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赏析】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