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

菩提偈原文、翻译及赏析_惠能古诗词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发表于:2023-05-29 12:39:35阅读:192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标签: 修行 哲理 数字

  《菩提偈》译文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

  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

  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

  心里本来就空无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

  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菩提偈》注释

  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故称此树为菩提树。但这种树的本名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据说南朝梁时僧人智药曾把这种树自天竺移植中国。《雷州府志》记载:“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琼山县则把这种树所结的果子称为金刚子。这种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绕树行礼。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藏经阁旁左右两侧,各有一棵菩提树。”

  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佛性:是梵汉并译名词,意译为“觉性”、“如来性”,有时被称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来藏”的异名。原指佛陀本性,发展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这个问题,小乘和大乘的观点不一致,提出种种不同的见解,引起长期争论。中国南北朝时盛谈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视佛性说。天台宗提出五种佛性,法相宗归结为两种佛性,华严宗更把“有情”众生的佛性与“非情”之物的法性区别开来。清净:佛教术语,远恶行,离惑垢,称为清净。

  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玄:佛教术语,这里是指玄妙的佛教理想。《信心铭》:“不识玄者,徒劳念佛。”对于佛教徒来说,通晓玄机,是至关重要的。

  西方:佛教术语,指净土所在的极乐世界。过去,佛教徒认为:东方日出,是万物滋生之地;西方日落,才是万物终归之处。因此,传统的教义都认定佛教徒要以西方(或称西天)为其归宿。惠能的这个观点,实是对西方“净土”的否定,为“顿悟”成佛提供了理论根据。

  《菩提偈》赏析

  第一首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神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首偈,也是惠能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也即“自性”的清净,这是佛教徒坚信能到达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观条件。该偈亦见于敦煌写本《坛经》,但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当属衍文。特别是前两句,虽调换了“身”、“心”二字的位置,实际也是重复神秀的话,不应视为惠能的思想。

  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流传甚广,为《全唐诗外编》所补录。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这是一种误解,早在宋代即有人提出非议。郭朋认为:“《坛经》的首窜者,不仅不了解‘佛性’论,而且也不了解‘性空’说。”其实,大乘佛教的所谓“空”、“无”,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论,则决非“绝无”。在《坛经》第十五节,惠能有言:“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在《坛经》第二十四节,惠能又说:“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些都足以证明惠能的思想体系,同“一切万法,自性本空”的理论完全不同。不过在这句话之前,惠能先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他把一切归结于“心”,也即“自性”。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但无论如何,把“佛性常清净”和“本来无一物”等同起来,是不适当的。

  第四首偈,见于《大正藏·坛经》,着重讲修行方法。《坛经》第三十五节,惠能引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接着说:“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坛经》第三十六节说:“若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第五十二节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第五十三节又说:“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反复申明向人的自我求真,自我求佛,这是惠能教导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径。在他看来,求佛的人只图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难为易,自能达到目的。论根据。

  《菩提偈》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触类而通

    触类而通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触类而通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触类而通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不赞一辞

    不赞一辞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不赞一辞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赞一辞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怀着一颗童心

    怀着一颗童心爸爸是一个快乐的人,妈妈说他有一颗童心。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爸爸是一个连啤酒都不舍得喝的人,但是爸爸会给我们购买音乐会的门票。那时还没有人称这是精神贵族,把门的陈爷爷摸着小弟的脑袋说,瞧你

  • 蜗角之争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wō jiǎo zhī zhē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

  • 脱手弹丸

    脱手弹丸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脱手弹丸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脱手弹丸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明年四月秦关到,洗眼扬州看马蹄。

    出自唐代胡宿的《赵宗道归辇下》 沿牒相逢楚水湄,竹林文酒此攀嵇。半毡未暖还伤别,一臂初交又解携。江浦呕哑风送橹,河桥勃窣柳垂堤。明年四月秦关到,洗眼扬州看马蹄。

  • 台湾竹枝词(其九)

    清-薛约演剧迎神远近哗,艳妆处处竞登车。阿郎推挽出门去,指点红尘十里赊。形式: 词词牌: 竹枝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20)首薛约(清)成就不详经历不详

  • 何必武陵源上去,涧边好过落花中。

    出自唐代陆希声的《阳羡杂咏十九首。桃花谷》 君阳山下足春风,满谷仙桃照水红。何必武陵源上去,涧边好过落花中。

  •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意思翻译、赏析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出自宋代陆游的《自咏示客》衰发萧萧老郡丞, 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 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

  •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拼音版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注音版及译文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注音版《 道dào德dé经jīng · 第dì六liù十shí七qī章zhāng 》 天tiān下xià皆jiē谓wèi我wǒ道dào大dà , 大dà而ér不bù肖xiào 。 夫f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