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燕原文、翻译及赏析_葛天民古诗词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
标签: 燕子《迎燕》译文
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在一户普燕的老百姓家中 。
为了迎接新一年字燕子的归来,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
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 土地字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字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
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 。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
《迎燕》注释
选自《全宋诗》卷二七二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葛天民,字无怀,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无怀小集》。
咫(zhí)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迎燕》赏析
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寻常百姓家”即借鉴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主人也“不下旧帘遮”,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两句,更是把燕子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首句一个“咫”字,指八寸,也表现了暮春的转瞬即逝,抒发了作者对春的珍惜之情。“寻常百姓家”借用了刘禹锡的“飞入寻常百姓家”,歌颂了燕子不趋炎附势,不嫌贫爱富的质朴、高尚的品格,表达了燕子对百姓的眷恋。第三句“微”形容雨之小,描写了燕子在雨中穿梭无数次,为幸福的生活勤劳地筑巢,“泥香带落花”描写了春天温馨、幸福的场面。尾句是对燕子勤劳地赞美,也再次表现了人与燕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又是诗人幸福隐居生活的写照。
-
出自唐代许彬的《游头陀寺上方》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寺从何代有,僧是梵宫来。暮霭连沙积,馀霞逼槛开。更期招静者,长啸上方台。
-
古风其三十全文: 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 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 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 白首死罗绮。笑歌无时闲。
-
咏物言志篇中国古代咏物诗(词亦诗)的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诗经·硕鼠》等诗篇以来,历代均有佳作涌现。相比而言,宋代的咏物词不 "> 朱元璋为何会越长越丑?
世上流传两种朱元璋的画像,一正一异,或曰一美一丑。 左为明太祖朱元璋老年真容 左边的画像,堂堂之貌,颇有帝王威仪,许多人却不信,说是画工美化了的。俗话说,我信你个邪,可人们偏偏就爱“信邪
-
出自先秦佚名的《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
出自唐代周贺的《送郭秀才归金陵》 夏后客堂黄叶多,又怀家国起悲歌。酒前欲别语难尽,云际相思心若何。鸟下独山秋寺磬,人随大舸晚江波。南徐旧业几时到,门掩残阳积翠萝。
-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出自唐代杜甫的《腊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
-
中学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
-
出自唐代豆卢荣的《赋得春风扇微和》 春晴生缥缈,软吹和初遍。池影动渊沦,山容发葱蒨.迟迟入绮阁,习习流芳甸。树杪飏莺啼,阶前落花片。韶光恐闲放,旭日宜游宴。文客拂尘衣,仁风愿回扇。
-
成语发音: 「yǎn kǒu hú lú ér xià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胡卢:喉间的笑声。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