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原文、翻译及赏析_陈与义古诗词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标签: 春天 怀人 思念 友人《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译文
今年二月早春时节,冰雪都开始融化了,寒冬时节沉睡了已久的苕溪,夹带着几丝绿色,潺潺涓涓,向东流去。
我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杏花时节,伴随着窗外稀稀落落的雨声,我时常探听远方好友的音讯。
西庵所居住的智老精于禅学,但病魔缠身;北栅所居住的天经精于儒学,又安于穷困。
我忽然想念他们,于是就荡舟寻访这二位老友。在春风的吹拂下,我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是何等的风流俊逸!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注释
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苕(tiáo)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经余杭、杭州、湖州等地,进入太湖。
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
禅伯:形容智老精于禅学。
北栅:天经所居。亦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
儒先:形容天经精于儒学。
固穷:安于穷困,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纶巾鹤氅:是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这里比喻诗人是雅人。纶巾,用丝带做成的头巾。鹤氅,用鸟羽做成的外衣。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鉴赏
此诗作于绍兴六年(1136)二月,是时陈与义为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双,而寓居于青镇(今属浙江桐乡)僧舍。诗是为访两位挚友而发。天经,始叶名懋,陈与义之子陈洪曾拜他为师。智老,即大圆洪智,是位僧人。两人与陈与义交情甚笃,与义另有与智老天经夜坐'诗云:“残年不复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钮。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这已不是一般的融洽和投机,而是心灵的相通和意念的契合。
诗的前两联先从己方落笔。首联因春起兴,暗寓怀人之意。二月冰融,本是常理,而诗人特别道出“今年”二字,显出诗人对今番的冰雪消融特别关注,暗示诗人趁春访友的迫切心理。“苕溪绿向东”五字,准确凝炼地写出了春水奔流,绿满苕溪的情景,而且这种春意随着春水解冻呈现出一种流动蔓延的势态,显示出春天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颔联是宋诗中的名联,据说宋高宗赵构对此联极为欣赏。《诗人玉屑》,也将它列为“宋朝警句”。春满水绿,诗人自然也触景生情,感慨身世。“客子光阴”,三分苦涩;“诗卷里”,三分无聊,“杏花消息”,三分急迫;“雨声中”,三分无奈。这两句味淡意浓的诗句就是这样充满了不可名状的复杂内涵。而且这两句对仗极工,行文自然,色彩平淡,于不经意处显出深厚的功力。
以下四句转写怀人。西庵,北栅,指洪智老和叶天经的住所。此处的“多病”和“固穷”,绝对不是对洪、叶二人的单纯状摹,而是紧紧应和“客子光阴”的无聊和落寞、“杏花消息”的企盼和失望,表现出诗人和朋友们失落无奈、同病相伶的情形,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与他们有共同的志向和情趣。“忽忆”两句情调一变,不再拘写困顿之状,而是轻灵地展开想象,想象自己驾轻舟踏波寻友的快意,想象自己纶巾鹤氅独立舟头的自得,想象朋友间畅叙情怀的温暖春意。尾联笔势飞动,诗趣盎然,与首句的空灵相应,形成全篇在章法和义理上的双重统一。
此诗名为“访之”,而全诗并未实写访友。从冰融春醒写到感慨光阴,从已身寂寥写到友人穷病,从怀人恩故写到忆舟访友,均着虚笔而不写实行,但实访之意已深,实访之味已浓。诗的结句留有无尽的意味,让读者去充分想象那以后的一组组动人场景。这种欲擒故纵之笔法令人叫绝。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赏析
公元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旧历二月,陈与义寓居苕溪畔的青镇,怀念对岸的两位朋友天经和智老,因而写下这首诗。
作品的开篇写时间变化,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尽向东流,顿生怀友、访友之意。但笔意至此,先出一折,从自己写起。安于贫贱,甘于淡泊,在吟诗作赋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来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顺适之感。自己如此,友人也是一样。所以下面写到禅伯之多病,儒先之固穷。实则写己即写友,写友即写己,二者交相为用,互为生发,以见出心灵的相契,见出溪涨思友的心理依据。有了前面的铺垫,末二句就顺理成章地踏上了访友的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忽略了,留给读者自己去想像。但作者另有一诗题为《与智老天经夜坐》:“残年不复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其中对雨夜谈禅的描写,正可与此诗互相补充。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是陈与义的名句,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这一联写诗人观赏杏花,以诗自娱,以自然清新的笔触表现了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却并未道出诗人是喜是悲,是苦是乐,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就对仗来说,此联除了“里”、“中”外,其余都不算工对,但也正因为如此,反映了作者在古典诗歌的对仗艺术上所作的探索,因而曾被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列为“宋朝警句”。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六中对此作了分析:“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变化至此。乃老杜‘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贾岛‘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翻窠换臼,至简斋而益奇也。”对仗要求和谐工稳,是六朝以来的总体趋势;但至唐代发展到极致以后,一些有创造性的诗人如杜甫、韩愈等又致力于打破已成模式化的对仗方式,力图求新求变,突破这种工稳,以求得在不平衡中的平衡。到了宋人手里,就更是有意识地忽略字面上的工稳,而着重于两句之间的内在联系。陈与义的这一联,上句写客中吟咏送日的宁静、淡泊,下联写一个清丽的境界,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至于两句之间在字面上是否的对,倒没有特别注意。从这个角度看,这联诗也反映了宋人对唐诗的发展。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创作背景
绍兴五年(1135)正月,陈与义由湖州刺史升任给事中,但与丞相赵鼎议事不合,即托病退居青墩(今浙江德清县东北)。次年二月,访问苕溪东岸乌镇诗友叶天经和洪智长老,写作此诗。
-
出自唐代杨牢的《赠舍弟》 秦云蜀浪两堪愁,尔养晨昏我远游。千里客心难寄梦,两行乡泪为君流。早驱风雨知龙圣,饿食鱼虾觉虎羞。袖里镆铘光似水,丈夫不合等闲休。
-
秉节持重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秉节持重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秉节持重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
-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祀九宫贵神乐章。豫和》 享申百礼,庆洽百灵。上排阊阖,洞入杳冥。奠玉高坛,燔柴广庭。神之降福,万国咸宁。
-
成语发音: 「jué shì qiú sh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挖坏房子捉老鼠。比喻因小失大。 成语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坏塘以取龟,发屋而
-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是隋唐时期诗人王绩的诗作。全诗以思故园、问故园、意欲回归故园列句成章,脉纯利润清晰、篇法圆紧。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王绩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
-
出自先秦宋玉的《神女赋》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
-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一牛吼地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一牛吼地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一牛吼地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宋代理学的主要派别。创始人是程颢、程颐和朱熹。程颢、程颐讲学于洛阳,其学派称为“洛学”,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思想,曾在建阳(今属福建)讲学,学派称为“闽学”。他们的主张基本一致,后人称之程朱学派,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