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闲倚胡床原文、翻译及赏析_苏轼古诗词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标签: 抒情 山水 叙事《点绛唇·闲倚胡床》译文
闲着无事就靠坐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朝外望去,只见诸峰如千朵鲜花开放。和哪个一同倚坐?明月、清风、我(或他)。
别驾通判一来,有唱自然有和,酬唱赠答。你还了解吗?深悉吗?自从你的到来,那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享受,自然是你我各一半了。
《点绛唇·闲倚胡床》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闲倚胡床:闲着无事坐于胡床。闲:指办公之余。倚:坐靠。
庾公楼:杜甫《秋日寄题郑盟湖上亭》:“池要山简马,月静庾公偻。”用东晋庾亮(公元289-340年)在武昌乘月登南楼典故。
别乘:汉朝称郡守的副手为别驾,别:另外。郡守乘车出行。副手乘另外的车跟随,所以叫别驾。“乘”也是驾车之意,宋代通判(知州事的副手)相当汉代别驾。这里“别乘”当指袁毂。
风月平分破:享受美景,你和我各一半。
《点绛唇·闲倚胡床》赏析
《点绛唇·闲倚胡床》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是苏轼与好友袁公济畅游湖山时所作。全词运用了叙述与描写、写实与用典等渲染之笔,尽情抒发了与好友畅游湖山的快乐。
词的上片,词人自述游山玩水的寂静心态。“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从室内视角摄起的两个镜头,一为词人自己的闲适倚床的风姿。“闲”字突出了东坡的寂静舒坦的心态;“倚”字描绘了坐靠“胡床”的美姿。二为朝窗外望,只见“庾公楼外”的山峰重叠美景。山外青山楼外楼,宛如花开万朵,全部微缩在“窗含”的镜头中,美丽极了。这是杭州的典型山光。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镜头转到室外。开句用设问的方式,强调无有同玩、同坐的生活空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东坡《赤壁赋》),遗憾的只能陪伴着“我”。整个上片人格化、自然化和谐统一,突现了东坡那种身心幽闲、旷然天真、潇洒自然,与大自然为伍的绰绰风姿。“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不仅富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的神韵,而且为下片的“吾与子之所共适”风月的意境作了对衬性的铺垫。
词的下片,特写与袁公济畅游湖山的独特享受。“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叙述宾主唱和赠答。是时词人知杭州,袁公济悴杭州。正当词人独自“闲倚胡床”时,这位副使驾着车子来了,打破了词人孤寂的沉闷世界,同游杭州湖山,“相得甚欢”,唱和诗词。“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进深一层,与上片对应,道出湖山之乐就在于袁公济的到来,打破了东坡的沉寂感,获得了情感上和语言上的共鸣,凝聚到一点就是:清风、明月,我们平均地享受吧,是画龙点睛之笔。整个下片,词人与袁公济的游山玩水、唱和赠答,浓缩了人生之精华,大地之灵气。游玩之乐,其乐无穷。
全词,运用了叙述与描写、写实与用典、对衬与渲染之笔,尽情抒发了东坡知杭州时与友畅游湖山之乐。那“楼外峰千朵”,“明月清风我”,“风月平分破”,如画一般,沁人心脾。凡是与大自然打成一片,永葆自然青春的,大自然将赋予他艺术的美妙的人生。
《点绛唇·闲倚胡床》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秋。是时,词人正在龙图阁学士充两浙西路兵马钤辖知杭州军州事任上。袁毂(公济)春夏间来为杭悴,词人与他、刘季孙(景文)登山玩水,赋诗唱和。此词亦是词人和袁公济词作之一,概括为“风月平分”词。
-
什么时候要“斋戒”中国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不喝酒、不与妻妾同房、减少娱乐活动,以示自己的诚心和敬意,这个过程就称为“斋戒”。斋戒分为斋和戒两个方面。“斋”来源于“齐”,也就是“整齐”
-
生命的颂歌 郭小川我在追索着对于母亲的记忆,我在摹拟着母亲临近生命的终结时那悲怆的场景:一张削瘦的、灰白的,满布皱纹的脸,冷然仰卧在床头,眼睛闪着微淡的幽光,善良地纯真地旋望着,
-
牙叉老木抱江城,城古江寒相对清。云雁不逢音信杳,沙鸥无数往来轻。露华今夜凝仙掌,词藻他年动帝京。淮海一身犹卧病,关河千里未休兵。
-
成语发音: 「cāng yíng jiàn xuè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苍蝇一见到血,就拼命吮吸。比喻十分贪婪。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张
-
【诗句】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
寄赠王十将军承俊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杜甫 jì zèng wáng shí jiāng jūn chéng jùn 寄赠王十将军承俊jiāng jūn dǎn qì xióng,bì
-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作品《羌村》,为三首五言诗。这组诗是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三首诗内容
-
三推六问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三推六问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三推六问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王周的《自喻》 予念天之生,生本空疏器。五岁禀慈训,愤悱读书志。七岁辨声律,勤苦会诗赋。九岁执公卷,倜傥干名意。乞荐乡老书,幸会春官试。折桂愧巍峨,依莲何气味。性拙绝不佞,才短无馀地。前年会知
-
《先秦散文·国语·勾践灭吴(节选)》原文鉴赏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