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蓄养禽鱼》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01:16:31阅读:103

蓄养禽鱼

鸟之悦人以声者,画眉、鹦鹉二种。而鹦鹉之声价,高出画眉上,人多癖之,以其能作人言耳。予则大违是论,谓鹦鹉所长止在羽毛,其声则一无可取。鸟声之可听者,以其异于人声也。鸟声异于人声之可听者,以出于人者为人籁,出于鸟者为天籁也。使我欲听人言,则盈耳皆是,何必假口笼中?况最善说话之鹦鹉,其舌本之强,犹甚于不善说话之人,而所言者,又不过口头数语。是鹦鹉之见重于人,与人之所以重鹦鹉者,皆不可诠解之事。至于画眉之巧,以一口而代众舌,每效一种,无不酷似,而复纤婉过之,诚鸟中慧物也。予好与此物作缘,而独怪其易死。既善病而复招尤,非殁于己,即伤于物,总无三年不坏者。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欤?

家常所蓄之物,鸡犬而外,又复有猫。鸡司晨,犬守夜,猫捕鼠,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者也。乃猫为主人所亲昵,每食与俱,尚有听其搴帷入室、伴寝随眠者。鸡栖于埘,犬宿于外,居处饮食皆不及焉。而从来叙禽兽之功,谈治平之象者,则止言鸡犬而并不及猫。亲之者是,则略之者非;亲之者非,则略之者是;不能不惑于二者之间矣。曰:有说焉昵猫而贱鸡犬者犹癖谐臣媚子以其不呼能来闻叱不去因其亲而亲之非有可亲之道也。鸡犬二物,则以职业为心,一到司晨守夜之时,则各司其事,虽豢以美食,处以曲房,使不即彼而就此,二物亦守死弗至;人之处此,亦因其远而远之,非有可远之道也。即其司晨守夜之功,与捕鼠之功亦有间焉。鸡之司晨,犬之守夜,忍饥寒而尽瘁,无所利而为之,纯公无私者也;猫之捕鼠,因去害而得食,有所利而为之,公私相半者也。

清勤自处,不屑媚人者,远身之道;假公自为,密迩其君者,固宠之方。是三物之亲疏,皆自取之也。然以我司职业于人间,亦必效鸡犬之行,而以猫之举动为戒。噫!亲疏可言也,祸福不可言也。猫得自终其天年,而鸡犬之死,皆不免于刀锯鼎镬之罚。观于三者之得失,而悟居官守职之难。其不冠进贤①,而脱然于宦海浮沉之累者,幸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进贤:进贤冠,是古代官员贵人戴的帽子的一种。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何必假口笼中假:借助

B. 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欤殆:大概

C. 鸡司晨,犬守夜 司:主管,负责

D. 尚有听其搴帷入室听:听从,服从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予则大违是论 使我欲听人言,则盈耳皆是

B.以其异于人声也 虽豢以美食

C.是鹦鹉之见重于人 猫之捕鼠,因去害而得食

D.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者也 然以我司职业于人间

10.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从画眉“多技多能”却短命的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应精于一项技能,而不能贪多不精,以至于劳累而死。

B.作者认为鹦鹉舌根僵硬甚于不善言语之人,鹦鹉学舌之声也毫无可取,人们对它偏爱有加,实在不可理解。

C.作者从猫和鸡犬的不同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人们对他人的喜爱与否,常常不以其贡献大小而以与己亲疏来定。

D.忍饥耐寒、鞠躬尽瘁的鸡犬遭宰杀,假公自为、亲主固宠的猫却尽享天年,作者由此联想到为官尽职尽责之难。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①既善病而复招尤,非殁于己,即伤于物。(3分)

②是三物之亲疏,皆自取之也。(2分)

12.请用“/”给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有 说焉昵 猫 而 贱鸡 犬 者 犹 癖 谐 臣 媚 子 以 其 不 呼 能 来闻 叱 不 去 因 其 亲 而 亲 之 非 有 可 亲 之道也

13.作者以物喻人,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你如何看待文中鸡犬猫的行为?你又如何评判作者对鸡犬猫的态度?(8分)

参考答案

8.(3分)D【A联系成语“狐假虎威”;B联系课本语句“殆有神护者”;C联系成语“牝鸡司晨”;D准许,听任,联系成语“听之任之”,课本语句“听臣微志”】

9.C(3分)【A意义不同:却,那么;B连词“因为”,介词“用”;C主谓之间取消独立;D都是介词,但意义不同:对于,在】

10.(3分)A【误解“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欤”含义】

11. (5分)【第一句有三个重点词“尤”“殁”“于”,第二句着重考查能否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的部分】

(1)(3分)画眉既容易生病又容易招惹怨怪,不是自己病死,就是被别的东西伤害而死。(2)(2分)所以这三种动物(跟人的)亲近疏远,都是自己促成的。

12.(3分)曰:有说焉。昵猫而贱鸡犬者,犹癖谐臣媚子,以其不呼能来,闻叱不去;因其亲而亲之,非有可亲之道也。【共6处,标出2处得1分】

13.(8分)【第一问,4分;第二问,4分;共8分;意思符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

(1)猫鸡犬“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都是值得肯定的(1分)。但鸡犬“纯公无私”而牺牲个体应得利益,猫则“密迩其君”以“固宠”从而丧失个体尊严,都有个性自由的丧失。所以,应该兼顾公益和私利,以保持个性尊严(3分)。

参考译文

靠声音取悦人的鸟,有鹦鹉、画眉两种。而鹦鹉的价格高过画眉,人们大多喜欢它,因为它能学人说话。我就不大认同这种观点,我觉得鹦鹉的长处只有羽毛,它的声音一点可取的地方也没有。鸟的声音之所以好听,是因为它跟人的声音不一样。鸟的声音跟人的声音不一样才更好听,因为人发出的声音就是人的声音,鸟发出的声音就是天籁。我要是想听人说话,满耳都是,为什么还要通过笼中的鸟呢?何况即使是最善于说话的鹦鹉,它的舌头也要比不善于说话的人僵硬,它所说的又不过是人们口头的几句话。像这样鹦鹅受人重视和人如此重视鹦鹅,都是不能理解的事情了。至于画眉的灵巧,用一张嘴可以代替很多种鸟的鸣叫,每学一种鸟叫,都非常像,又更加婉转,真是最聪慧的一种鸟。我喜欢和画眉做伴,却怪它容易死,画眉既容易生病又容易招惹怨怪,不是自己病死,就是被别的东西伤害而死,总是没有活过三年的。可能是因为它技能太多导致的吧?

家里日常畜养的动物,除了鸡和狗之外,还有猫。鸡鸣晨,狗守夜,猫捕老鼠,都是对人有功而且能自食其力的。猫却受到主人的特别宠爱,总和人在一起吃饭,还有人允许猫掀开帐子到床上,与人一起睡觉。鸡栖息在土墙上,狗睡在屋外,住所和饮食都比不上猫。然而人们讲到禽兽的功劳,谈到家居安宁的景象时,就只说鸡狗而不谈猫。若亲近它们对,那么疏远它们就错;若亲近它们错,那么疏远它们就对。不能不在这二者之间迷惑。我认为这其中是有一定道理的。亲近猫而轻贱鸡狗的人,就像宠幸奸臣和会谄媚的女子,因为猫不用呼唤自己也会来,即使叱骂也不会离去。因为它跟人亲近,人才会亲近它,并不是它真的有什么值得亲近的地方。鸡和狗,则一心想着自己的职责,一到打鸣和守夜的时候,就各司其责,即使给它美食和好的棚厩,让它放弃职责来享用,这两种动物是宁死也不会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因为它们跟人的疏远而疏远它们,不是它们有什么该被疏远的理由。比较它们司晨和守夜的功劳,跟猫捕鼠的功劳是有差距的。鸡司晨,狗守夜,忍受饥寒尽职尽责,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是大公无私的。而猫捕老鼠,在去除祸害的时候又得到食物,这是在有利益的情况下才这么做的,是公私参半。

以清廉勤劳自处,不屑取媚别人,是一种让人疏远的方法。而假公济私,亲近主人,是巩固自己受到的宠幸的方法,所以这三种动物跟人的亲近疏远,都是自己促成的。但是我要在社会上从事什么职业,一定会效仿鸡和狗,而以猫的行为为戒。唉!亲近和疏远可以讲论,而祸福却说不清。猫能够终其天年,而鸡和狗的死,都免不了被人用刀宰和锅煮。看到这三种动物的得失,可以领悟做官守职的难处。我能够弃官不做,远离官场沉浮的负累,真是幸运。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百家姓.丰》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丰》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丰》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春秋郑国公族后裔,以祖名为氏。春秋时,郑国公族后裔郑穆之子公子丰,在郑僖公时任大

  •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若 一作:苦)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版本一 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

  • 通假字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

    通假字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   1、七年级  七上:  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童趣》)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 辛弃疾《归朝欢》全诗赏析

    万里康成西走蜀。药市船归书满屋。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汉简雠天禄。好之宁有足。请看良贾藏金玉。记斯文,千年未丧,四壁闻丝竹。试问辛勤携一束。何似牙签三万轴。古来不作借人痴,有朋只就云窗读。忆君清梦熟。觉

  • 飘飖九霄外,下视望仙宫

    飘飖九霄外,下视望仙宫 出自唐代韦渠牟的《杂歌谣辞。步虚词》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羽驾正翩翩,云鸿最自然。霞冠将月晓,

  • 《听雨》赏析

    这首绝句为诗人虞集在朝廷任翰林官时所作。虞集于元仁宗六年(1319),诗人时年四十九岁,入翰林至元文宗崩(1330年,诗人时年五十九岁)“谢病归临川”,在翰林院任职达10年之久,这也是他仕途生涯中的最

  • 无闷无不闷。有待何可待。

    出自南北朝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 一 步兵未饮酒。中散未弹琴。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风云能变色。松竹且悲吟。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 二 赭衣居傅岩。垂纶在渭川。乘舟能上月

  • 醉太平·失题:利名场事冗,林泉下心冲

    醉太平·失题 无名氏 利名场事冗。林泉下心冲。 小柴门画戟古城东。隔风波数重。 华山云不到阳台梦。 溪水不接桃源洞。 洛阳城不到武夷峰。 老先生睡浓

  • 过云木冰记·(清)黄宗羲

    岁在壬午[2],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3],自雪窦返至过云[4]。雰霭淟浊[5],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爆危弗落。遐路窈然[6],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7],相视褫气[8],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

  •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 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