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原文及译文赏析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 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 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 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
德祐初,江 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 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 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 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 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 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 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 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 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 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 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 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抚 养
C.吾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
11.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
①捧诏涕泣 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③ 尽以家赀为军费 ④左右命之拜,不拜 ⑤张弘范兵 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 事二姓?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 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 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 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 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 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 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 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 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 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 义。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现代汉语。(12分)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4分)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4分)
(3)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 (4分)
参考答案
10、A(对策: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11、D(A因:于是,副词/凭借,介词。B其: 可要,句中语气词,表示期望/假如,连词。C 以:凭……的身份,介词/因为,介词。D与: 跟、和,均为介词)
12、B(①表现文天祥忧思国难;③表现文天祥 舍家为国的义举;⑤表现文天祥“险象环生”的处境)
13、(1)期望(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 动的忠臣义士。(注意:①词语——庶;②句式——定语后置句。)
(2)(张弘范)的近侍(身边的人)命令文天祥下 拜,(文天祥)不下拜,张弘范于是就以礼相待(用 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注意:①两处省略;② 古今异义词“左右”;③虚词“遂”和“以”。)
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 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改变容色说:”我已经老了,综观天时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才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 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你可要竭尽全力。”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府。
德佑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郡中豪杰群起响应,有众万人,朝廷知道后,让文天祥凭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卫。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随元军到了镇江。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
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以礼相待,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文天祥在燕京共呆了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最终不会屈服,于是把文天祥召入宫中,对他说:“你有什么心愿?”文天祥说:“我受宋朝的恩惠,做了宰相,怎么能够侍奉别的皇帝?希望赐我一死就满足了。”但是元世祖仍然不忍心赐他一死,随即让他退下。
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对押解的吏卒说:“我的事情完成了。”向南方叩拜而死。文天祥终年四十七岁。
-
如今李大户要娶你哩 出自元代石君宝的《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 第一折(老旦扮卜儿同正末扮秋胡上,卜儿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老身刘氏,自夫主亡逝已过,止有这个孩儿,
-
出自宋代王义山的《乐语》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颂声交作,协气横流。与天同心,为民立命。以圣子承承继继,九州番臣;奉太后怡怡愉愉,亿载永久。宝册加徽称于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1],初闻涕泪满衣裳[2]。 却看妻子愁何在[3],漫卷诗书喜欲狂[4]。 白日放歌须纵酒[5] "> 流水横桥,眼晕心虚,蟠巨蟒老树枯,渗金睛猛虎伏
流水横桥,眼晕心虚,蟠巨蟒老树枯,渗金睛猛虎伏 出自元代贾仲明的《杂剧·铁拐李度金童玉女》 第一折(老旦扮王母引外扮铁拐李上)(王母诗云)阆苑仙家白锦袍,海中银阙宴蟠桃。三更月下鸾声远,万里风头
-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朱砂担滴水浮沤记》 楔子(冲末扮孛老同正末王文用、旦儿上)(孛老诗云)急急光阴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老汉是这河南府人氏,姓王,双名从道。嫡亲的三
-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十八《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所编著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以下是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十八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起上章涒滩,尽重光作噩,凡
-
母亲你见么?则道咱三口儿受贫,又有艰难似俺的也!我则见他番穿着绵纳甲,斜披着一片破背褡
母亲你见么?则道咱三口儿受贫,又有艰难似俺的也!我则见他番穿着绵纳甲,斜披着一片破背褡 出自元代秦简夫的《杂剧·宜秋山赵礼让肥》 第一折(冲末扮赵孝、正末赵礼抬老旦、卜儿上)(卜儿诗云)汉季生民
-
康有为(1858—1927)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出生于广东南海一个世代簪缨之家。青少年时期即有“经营天下”的抱负,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变法思想。曾多次上书光绪皇
-
《陶潜颖脱不羁》原文及赏析 《陶潜颖脱不羁》是初中学过的文言文,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陶潜颖脱不羁》原文及注释赏析,欢迎阅读学习! 【原文】 陶潜,字元亮,少怀
-
管仲论注音版 管guǎn仲zhòng论lùn 管guǎn仲zhòng相xiāng桓huán公gōng , 霸bà诸zhū侯hóu , 攘rǎng夷yí狄dí , 终zhōng其qí身shēn齐qí国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