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01:09:35阅读:597

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年十五,上封事言时政。父纬为泾原都监,夏人十余万犯镇戎,纬帅兵出战,而帅司所遣别将郭志高逗留不进,诸将以众寡不敌,不敢复出,纬坐责降。师中诣宰相辩父无罪,时吕夷简为相,诘问不屈,夷简怒,以为非布衣所宜言。对曰:“师中所言,父事也。”由是知名。

举进士,鄜延庞籍辟知洛川县。民有罪,妨其农时者必遣归,令农隙自诣吏。令当下者榜于民,或召父老谕之。租税皆先期而集。民负官茶直十万缗,追系甚众,师中为脱桎梏,语之曰:“公钱无不偿之理,宽与汝期,可乎?”皆感泣听命。乃令乡置一匮,籍其名,许日输所负,一钱以上辄投之。书簿而去。比终岁,逋者尽足。

庞籍为枢密副使,荐其才。召对,转太子中允、知敷政县,权主管经略司文字。夏人以岁赐缓,移书边曰:“愿勿逾岁暮。”诏吏报许,师中更牒曰:“如故事。”枢密院劾为擅改制书,师中曰:“所改者郡牒耳,非诏也。”朝廷是之,薄其过。

熙宁初,拜天章阁待制。西夏人入寇,以师中知秦州。诏赐以《班超传》,师中亦以持重总大体自处。前此多屯重兵于境,寇至则战,婴其锐锋,而内无以遏其入。师中简善守者列塞上,而使善战者中居,令诸城曰:“即寇至,坚壁固守;须其去,出战士尾袭之。”约束既熟,常以取胜。

师中志尚甚高,每进见,多陈天人之际、君臣大节,请以进贤退不肖为宰相考课法。在官不贵威罚,务以信服人,至明而恕。去之日,民拥道遮泣,马不得行。杜衍、范仲淹、富弼皆荐其有王佐才。然好为大言,以故不容于时而屡黜,气未尝少衰。

(节选自《宋史?李师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农隙自诣吏隙:空 闲。

B.乃令乡置一匮,籍其名 籍:户籍。

C.师中简善守者列塞上简:选择、选拔。

D.以进贤退不肖为宰相考课法课:考核。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李师中对百姓“不贵威罚”的一组是()(3分)

①妨其农时者必遣归②租税皆先期而集

③师中为脱桎梏④许日输所负

⑤比终岁,逋者尽足⑥民拥道遮泣,马不得行

A.①②⑥B.②④⑤D.①③④C.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师中有胆识。15岁时,就敢于上密封奏书论说当时政事,在他父亲李纬因将领畏敌不前而被贬官一事上,他也敢于到宰相那里辩白父亲无罪。

B.李师中敢于坚持己见。夏国上奏想延缓对朝廷的进奉日期,便移文到边界上提出要求,皇上下诏给官吏说可以,李师中却主张按照旧例执行。

C.李师中很有战略眼光。针对西夏的进犯,李师中选择把善于守御的人布置在边塞上,而让善于作战的人处于中间地带,他的抗敌策略实行后,常常获胜。

D.李师中志向高远,但不被当权的人接纳以致多次遭贬斥,原因是他喜欢说有关大事的言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师中曰:“所改者郡牒耳,非诏也。”朝廷是之,薄其过。(5分)

(2)前此多屯重兵于境,寇至则战,婴其锐锋,而内无以遏其入。(5分)

【参考译文】

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15岁时,曾上密封奏说当时政事。他父亲李纬任泾原都监,夏国以十几万兵力进犯镇戎里,李纬率兵出击,帅府所派遣的别将郭志高逗留不进。各将领认为兵力多少与敌军不相当,不敢再出战,李纬因此被责罚贬官。李师中到宰相那里辩白父亲无罪,当时吕夷简任宰相,诘问李师中而师中并不屈服,吕夷简发怒,认为这不是一个没有官职的人应当说的话。李师中回答说:“我李师中讲的,是父亲的事。”因此而知名于时。

李师中考中进士,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庞籍征召他为洛川县知县。百姓中有犯罪被关押的,如果妨碍他们农忙生产就一定放他们回去,叫他们到农闲时再自己投案。法令有需要下达的就出榜告知百姓,或者把父老们召集来告诉他们。租税没有到期限就都已收齐。百姓欠了官府茶款十万缗,追收时关押了很多人,李师中给他们解脱镣铐,对他们说:“公家的钱没有不偿还的道理。放宽你们的期限,可以吗?”百姓都感动得哭了,表示听从他的命令。于是叫各乡都设一个柜,登记欠钱人的名字,答应每天都可去交纳欠的钱,够一钱以上就投在柜子中。在簿籍上登记后离开,到年底,欠的钱都已交齐。

庞籍任枢密副使,在皇上面前称赞李师中的才能。皇帝把他召来对答,转任太子中允、 敷政县知县,并暂时主管经略司文字。夏国因为宋朝每年按例赐予的财物送得晚了,便移文到边界上说:“请不要超过年底。”皇帝下诏让官吏回答说可以,李师中更改文书说:“照旧例执行。”枢密院劾奏税他擅自更改诏书,李师中说:“更改的是郡的公文。不是诏书。”朝廷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减轻他的罪过。

熙宁初年,李师中任天章台待制。西夏进犯,朝廷让李师中任泰州知州。皇帝下诏赐他《班超传》,李师中也以办事慎重掌握大局要求自己。此前常把重兵驻扎在边境上,敌人来了就作战,抵抗敌人的精兵,而后方没有力量遏止敌人侵入。李师中选择善于守御的部队布置在边塞上,叫善于作战部队处于中间地带,下令给各城堡说:“如果敌人来了,就坚壁固守;等他们撤退时,派兵尾随追击他们。”规约熟练之后,常常取胜。

李师中的志向很高,每次进见皇帝,大多陈奏天人之际、君臣大节,要求以进贤人斥退不良之徒作为宰相考查政绩的依据。当官不重威严刑罚,专靠信义服人,明察而宽恕。离任的时候,百姓聚集在路上拦路哭泣,马不能行走。杜衍、范仲淹、富弼都举荐他有辅佐帝王之才。但他喜欢说慷慨激昂的话,因此不被当权的人接纳以致多次遭贬斥,但他志气未曾稍微减退。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虎背熊腰造句八则

    【虎背熊腰解释】虎一样宽厚的身背,熊一样粗壮的腰板。形容人身材高大魁梧,十分强壮。 【虎背熊腰造句】 ①两个拳击手走上台去,一样的虎背熊腰,身强力壮。 ②只见一个虎背熊腰的少年,骑着骏

  • 俺家又不是会首大户,怎么门前拴着一匹马?我把这桑篮儿放在蚕房里,我试看咱

    出自元代石君宝的《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 第一折(老旦扮卜儿同正末扮秋胡上,卜儿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老身刘氏,自夫主亡逝已过,止有这个孩儿,唤做秋胡。如今有这罗大户的

  • 如出一辙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比喻非常相像,几乎没有差别。 使用类别:用在「非常相近」的表述上。 如出一辙造句:01你们几个人好吃懒做,如出一辙。 02他们说法如出一辙,应该早就商量好了。 03这两件窃盗案的手法如出一辙

  • 古朗月行原文_《古朗月行》拼音注释和译文_古朗月行赏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 一作:白云)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

  • 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出自两汉晁错的《论贵粟疏》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欧阳行周文集序 (唐)李贻孙 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

  • 吕杰汉《一粒尘埃》

    随一阵风扬起心托在空中,俯瞰遥远于天地间孤独飘荡浮游穿梭在苍茫之中淡来淡去,聚合与离散自由自在地溅起碰撞无奈和伤痛,季节里默默感受多少次与梦想擦肩而过坦然面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日子漂泊着无边无际寻觅一

  • 《周易恒卦》 文言文及翻译

    《周易恒卦》 文言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雷风恒)震上巽下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九二,悔亡。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 打得我肉绽皮开内外伤,眼见的不久身亡

    出自元代高文秀的《杂剧·须贾大夫谇范叔》 楔子(净扮魏齐领卒子上,诗云)自从分晋列为侯,天下雄兵数汴州。谁想马陵遭败后,至今说着也还羞。某乃魏齐是也,佐于魏国,为丞相之职。想俺先祖魏斯,与那赵籍、韩虔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