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范纯礼,字彝叟”原文及译文赏析-2018高考文言文真题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00:51:31阅读:543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图像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年七十六。(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冠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

B.纯礼关怀下述,处分重在惩戒。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诛杀,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

C.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

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2)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参考答案

10.D

11.C 不是知府的简称。

12.D 降职没有被免职。“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说的是范纯礼被罢去端明殿学士的职位,做了颍州府的知府。该项曲解原文,“最终遭到免职”是无中生有。

13.(1)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责,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

(2)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

参考译文:

纯礼字彝叟,因为父亲(范)仲淹荫庇,任知陵台令兼永安县。修建永昭陵(的时候),京西转运使在一路上摊派木石砖甓以及工匠劳役,只有永安县不接受命令。使者把这个事报告给陵使韩琦(白,说,报告),韩琦说:“范纯礼难道不知道此事吗?一定会有一个说法。”后来,大家质问他,范纯礼说:“陵寝都在本县境内,一年四季修缮整治没有停下来的时间,现在却与其它县平均赋役,不如将赋役搁置下来,用它来供奉平时的用度呢。”韩琦认为他的想法是对的。回到朝中,认命(他)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身份)出任遂州知府(比部员外郎,官署名)。泸南有边防事务,征调赋税苛刻急迫,范纯礼一概冷静地对待此事,分辨其中可以备办的(具,备),不从民间榨取。百姓在房中悬挂“他的”画像,把他像神仙一样供奉,叫他为“范公庵”。草场起火,民心惊慌,守吏惊恐地等着被责罚(俟,等待)。范纯礼说:“草湿了就容易(淤积)起火,有什么奇怪的!”只是让他们暗中赔偿(了事)。库吏偷盗丝绸大多判死罪,范纯礼说:“因为纷乱的丝而杀人,我不忍心。”听任他的家人立刻花钱买下用以赎罪(趣,同“促”,急促)。认命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除,认命)。徽宗即位,以龙图阁直学士(职名)任开封知府。前任府尹治政苛刻严酷(尹,官名),范纯礼说:“宽厚和刚猛相互结合,这是圣人的教诲。正应该去除以前的苛刻,还担心做得不够,哪里会因为宽厚造成祸患的道理。”因此一概以宽大处理事务。皇帝圣旨审讯享泽村百姓谋反一事,范纯礼审察其中的原因,原来是这个百姓进入剧场看戏,回来的路上看到工匠制作木桶,(就)拿来戴在头上说:“和刘先主相比怎样?”于是被工匠抓住。第二天入朝应对,宋徽宗问怎样处理(此事),(范纯礼)回答说:“乡村的愚人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违背了陛下好生之德,用不应该做这件事(的理由)杖责他,就足够了。”(宋徽宗)说:“凭这个怎么能使后人为戒呢?”(范纯礼)说:“正是想使外人通过此事知道陛下不滥施刑法,足以作为教训了。”宋徽宗听从了他。范纯礼沉毅刚正,曾布畏惧他(曾布,人名),(便去)激怒驸马都尉王铣说:“皇上想认命你为承旨(承旨,官名),范纯礼右丞不同意。”王铣很生气。正值王铣招待辽国使臣(馆,动词,招待),范纯礼主持宴会,王铣污蔑他直称皇上御名,罢免为端明殿学士、颍昌知府、崇福宫提举(提举,官名)。崇宁五年,复任左朝议大夫、鸿庆宫提举。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小石城山记文言文阅读训练

    小石城山记文言文阅读训练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①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其

  • 拂汉星旗转,分霄日羽明。

    出自唐代萧楚材的《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 拂汉星旗转,分霄日羽明。将追会阜迹,更勒岱宗铭。林戈咽济岸,兽鼓震河庭。叶箭凌寒矫,乌弓望晓惊。已降汾水作,仍深迎渭情。

  • 白衣苍狗

    白衣苍狗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白衣苍狗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白衣苍狗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孙权接手东吴时只有十八岁,为什么东吴没乱

    孙权,堪称一代少年英雄,兄长孙策死的时候,把东吴大业交付给弟弟,那个时候的孙权才只有十八岁,想想看现在我们的十八岁,那时候我们在做什么?然而孙权已经挑起大梁,昼夜不歇了。不过那时候毕竟他年纪还小,还

  • 故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延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

    出自两汉贾谊的《治安策》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 梦见饭局

    梦见饭局,得此梦,五行主火,乃是事业中多有他人相助,人情世故处理良好,财运颇多之迹象,凡事不可有急功近利之想法,唯有细心待人,做事脚踏实地者,可得以财运万千,夏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东郊(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 列位大人,明日圣上问道,那个敢打王叔李道宗?列位大人就说是我尉迟

    列位大人,明日圣上问道,那个敢打王叔李道宗?列位大人就说是我尉迟 出自元代杨梓的《杂剧·功臣宴敬德不伏老》 第一折(房玄龄上)一片丹心扶社稷,两条眉锁庙堂忧。坚心主意施公正,报答皇王爵禄恩。下官

  • 才尽词穷

    才尽词穷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才尽词穷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才尽词穷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星轺日夜自西东——张云仙剪纸作品《丝路故事》欣赏

    星轺日夜自西东——张云仙剪纸作品《丝路故事》欣赏◎张树彬2018年第三期《宁夏工作研究》刊物的封底,刊登了一祯张云仙的剪纸作品《丝路故事》缩影。作品原件是由880 mm×1239 mm的整张彩纸而剪成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