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原文及译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00:34:09阅读:893

欹器满覆

【原文】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 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选自《荀子·宥坐》

【注释】

1.欹器:一种盛水的器皿,无水时歪向一边。欹,倾斜,歪向一边。

2.宥(yòu)坐之器:“座右铭”一般的器物。宥坐: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

3.闻:听说。

4.顾:回头。

5.挹(yì):舀;酌。把液体盛出来。

6.观:参观。

7.为:是。

8.恶:哪里。

【参考译文】

孔子到鲁桓公的庙中去参观,见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具。孔子问看守庙宇的人:“这是什么器具?”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用来给宽待赦免的人坐的器具。”孔子说:“我听说宽待赦免的坐具,空着时会倾斜,装了一半水就会正,装满水了就会翻倒。”孔子回头对学生说:“往里面灌水吧。”他的学生提水来灌,倒了一半水时欹器就端正了,装满了水后欹器就翻倒了,倒空了水它又倾斜了。孔子感慨地说:“唉,怎么会有满了而不倾覆的呢?”

【阅读训练】

1.解释

(1)观:参观,瞻仰(2)为:是(3)闻:听说(4)顾:回头

2.翻译

(1)中则正,满则覆,虚则欹。

果然盛满一半时欹器能放正,满满了就翻倒,空着时就倾斜。

(2)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唉!哪有满盈而不翻倒的呀!

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人不可自满,要谦虚。

启示:做人也好,做官也罢,都要掌握一定的尺度。我们不提倡不及,但也不能过而求之,以适度为最好。欹器之所以倾翻,就是因为它盛水太多,超过了规定的刻度,它本来不能盛那么多的水,你偏要让它盛那么多的水,不翻那才叫怪呢。自然的法则告诉我们:物极必反。凡事只要走向极端,必然走向反面,到头来,不但想要的东西不能得到,就是连已经得到的也会失去。由此可见,欹器的寓意,可谓深也。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落花落》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之作,有种春伤的情怀。所谓春伤,就是人在美好的意境中年华老去,回首还似在梦中的意思。人还沉浸在美好的青春年华,却不知青春已渐远去。 亦是花儿落下变得冷漠无情!离人而去!首先,诗人从最显

  • 聊斋志异李象先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李象先[1],寿光之闻人也[2]。前世为某寺执爨僧[3],无疾而化。魂出栖坊上[4],下见市上行人,皆有火光出颠上[5],盖体中阳气也。夜既昏, 念坊上不可久居,但诸舍暗黑,不知所之。唯一家灯火

  • 泪下谁能禁

    泪下谁能禁 出自魏晋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 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佩环。婉娈有

  • 你引着些帮闲汉,更和这吃剑才

    你引着些帮闲汉,更和这吃剑才 出自元代郑延玉的《杂剧·崔府君断冤家债主》 楔子(冲末扮崔子玉,诗云)天地神人鬼五仙,尽从规矩定方圆。逆则路路生颠倒,顺则头头身外玄。自家晋州人氏,姓崔名子玉。世人

  • 举不胜举造句八则

    【举不胜举解释】举也举不完。形容很多。举:提出,举出,列举。胜:荆 【辨析】参见“不胜枚举”。 【举不胜举造句】 ①生活中可以写进作文的材料很多,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学会家务劳动、关心

  • 我知道

    我知道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玉清庵错送鸳鸯被》 楔子(冲末扮李府尹引从人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尽少年心。等闲分食天家禄,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李,双名彦实,官居府尹之职。夫人刘氏,早

  • 十北里多奇舞

    十北里多奇舞 出自魏晋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 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佩环。婉娈

  • 商季子悟道

    作者: 淮南 【本书体例】 商季子笃好玄,挟赀(zì资)游四方。但遇黄冠士,辄下

  • 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书

    出自唐代寒山的《诗三百三首》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寄

  • 《元史·八思巴传》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元史》 简介《元史》,明宋濂、王祎等撰。二百十卷。其中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元太祖称成吉思汗(1206年)至元顺帝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