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世为豪族,少以侠知名。后入长安游太学。文明初进士及第,拜麟台正字。从征西域,至张掖而返。后转右拾遗。又随军东征契丹,参谋军事。返京后,仍为右拾遗。谏议多不合,因解官还乡。为县令诬陷,入狱,被迫害致死。其为诗力主恢复汉魏风骨,一变初唐浮靡诗风,或讽谏朝政,或感怀身世,落地作金石声。他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悠悠:形容地久天长。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简析】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 “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放鹤亭记 苏轼 原文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
-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
曾左初会 曾国藩与左宗棠的首次见面,是在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二十一日傍晚。 曾国藩回湖南本是为母亲办丧事。没想到恰逢太平军横扫两湖,皇帝命他出任帮办湖南团练大臣。曾国藩墨绖出山,这一天赶到长沙
-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作品赏析★①《左传》:“晋韩宣子来聘,公享之。韩宣子赋角弓。既享,燕于季氏,有嘉树★②《后汉书》:“庞
-
水夫谣 王建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关山月》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
-
原标题:从永贞革新到鸦片战争——简叙我国治理体系的几次变革 我从公元805年的“永贞革新”说起,讲中国传统治理体系现代转化这个问题,介绍我国历史上几位杰出的政治家和他们的著作
-
《史记·商君列传第八》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写赵良对商鞅的劝告,要求商鞅急流勇退,让出封地,到边远的地方隐居,不然将危在旦夕。
-
1、罗什寺塔 罗什寺塔最早建于后凉(386—402),唐时曾大力扩建,明、清皆有修葺。其间于明代成为甘肃武威凉州大寺院,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为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现存罗什寺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
-
郑国在春秋时是战祸最剧的国家,而内部大族多,斗争激烈,所谓国小而逼,族大多宠。像子产初当政时,派贵族伯石去为国家办一件事,竟要求先许愿给他土地作报偿才去,子产同意,说这是要先安定大族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