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赏析:
这是首送行诗,写与友人分开时的情形。友人已乘舟向烟水迷蒙的远方驶去,但诗人还在向他洒泪挥手送行。逐渐地,看不见友人的旅舟了,江面上鸟在飞着,不知它们要飞往何处;远处只要青山默默地对着诗人。兄弟乘坐的船儿沿长江向远处去了,诗人在斜阳里站立,幻想着友人行将游五湖的情形。就这样分开了,不知有谁晓得诗人对兄弟的悠悠想念。诗人凭借眼前景象,经过眺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恨,方法新颖,不落窠臼。
诗题虽是“践行”,但诗中看不到践行的局面,乃至一句分开的言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兄弟王十一(此人姓名爵里不详)现已登舟远去,小舟行进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一再挥手,表达个人依依之情。此刻,江岸上只留下诗人个人。友人此刻又怎么,读者已无从晓得,但从诗人送行的行为,却可幻想到江心小舟友人告别的情形。翰墨会集凝炼,构思奇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举措,浓墨烘托了个人送行友人时的心境。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行处长江两岸的雄壮景象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个人的惆怅心境。
第三句是真假联系,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泻了个人的关心和担忧。“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思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连绵,不绝如缕。真挚的友谊不同于通常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付,而在别后怀念。诗人对兄弟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单独久久凝睇上。这使人联想到《三国演义》描绘刘备与徐庶别离时的情形。
可是,眼力所及总是有限的。兄弟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别后更谁相伴?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兄弟渐行渐远直至不见的情形,一起烘托出诗人此刻空无孤寂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好像仅仅告知了兄弟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帆船沿江南去,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可是,诗句所包括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止境,肉眼是看不到了,可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向伴送他抵达目的地。在诗人的幻想中,他的兄弟正在落日灿照的太湖畔欣赏明丽的春光。
诗的最终,又从模糊的心机中折回到送行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入迷,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形交融,首尾相应,离思厚意,悠然不尽。
-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
三朝[2]颠覆矣!事宏光而宏光蒙尘[3],奉潞藩而潞藩衔璧[4]。栖迟[5]此身,即者死牖下[6],有何颜面?生平耻为易节之士,从此遂志,亦无所恨;但恐为曾、闵所笑耳[7]。为子当孝,为臣当忠,无所愧
-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
-
《江村即事》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作品。此诗叙写一位垂钓者在深夜归来连船也顾不得系就上岸就寝之事,描绘了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表现了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诗名虽题“江村即事”咏景,实则体现了诗人
-
《听子规》是唐代著名文人顾况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杜鹃哀啼,僧人禅定这一组画面,以杜鹃的哀鸣衬托出了僧人六根清净、心无一物的禅者之风。 听子规 栖霞山中子规鸟, 口边血出啼不了
-
京师英豪域,车马日纷纷。唐生万里客,一影随一身。出无车与马,但踏车马尘。日食不自饱,读书依主人。夜夜客枕梦,北风吹孤云。翩然动归思,旦夕来叩门。终年少人识,逆旅惟我亲。来学媿道矒,赠归惭橐贫。勉之期不
-
刘氏善举 原文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eacute;)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egrave;i)之。乡里咸称其
-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前夕所进行的一场政变。后周恭帝显德七年(960),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此次兵变最后导致
-
惜花 白居易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 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空枝。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
-
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天上梯! 作品赏析【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