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7-28 11:14:46阅读:101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唐朝 李商隐

标签: 景色 感伤 写雪 思念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译文

  我就要到剑外任职路途很遥远,没有家你再也不能给我寄寒衣。

  大散关的皑皑白雪足有三尺厚,往事如梦回想昔日为我弄织机。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注释

  悼伤:即悼亡,指丧妻。东蜀:即东川,治所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散关:又称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

  剑外:剑阁之外。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北。从军:指赴节度使幕。

  鸳机:刺绣的工具。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赏析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赴蜀任职途中遇上大雪,悲痛万分,借此景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思念。

  起句“剑外从军远”,点明这次远行的原因是“从军”,即入节度使幕府。“剑外”,指剑阁之南蜀中地区。诗题“遇雪”而作,却从远写起,着一“远”字,不仅写行程之遥,更有意让人由“远”思“寒”。隆冬之际,旅人孑然一身,行囊单薄,自然使人产生苦寒之思,又自然地使人盼望家中妻子寄棉衣来。可是,诗人的妻子已经不在人间,没有人为他寄衣了。

  第二句“无家与寄衣”,蕴意精深。一路风霜,万般凄苦,都蕴含在这淡淡的一句诗中了。诗人善于用具体细节表达抽象的思念,用寄寒衣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倾泻出自己心底悲痛的潜流和巨大的哀思。

  “散关三尺雪”句是全诗的承转之辞,上承“遇雪”诗题,给人“乱山残雪夜,孤灯异乡人”的凄凉飘泊之感,同时,大雪奇寒与无家寄衣联系起来,以雪夜引出温馨的梦境,转入下文。读者不妨这样联想,也许因为大雪封山,道路阻绝,作者只能留宿散关驿舍。伤痛倦极,朦胧入睡,睡梦中见妻子正坐在旧时的鸳机上为他赶制棉衣。“回梦旧鸳机”,情意是十分真挚悲切。纪昀云:“回梦旧鸳机,犹作有家想也。”用“有家想”反衬“无家”丧妻的痛苦,以充满温馨希望的梦境反衬冰冷严酷的现实,更见诗人内心痛苦之深。至于梦中与妻子相见欢娱的情景和梦后倍觉哀伤的愁绪便略而不写,留在纸外,让读者自己想象思索了。

  此诗朴素洗炼,而又深情绵邈。诗用层层推进、步步加深的手法,写出凄凉寂寞的情怀和难言的身世之痛。从军剑外,畏途思家,这是第一层;妻亡家破,无人寄御寒之衣,伤别与伤逝之情交织一起,这是第二层;路途遇雪,行期阻隔,苦不堪言,这是第三层:“以乐景写哀”,用温馨欢乐的梦境反衬冰冷痛苦的现实,倍增其哀,这是第四层。诗至此,可以看出,在悼伤之情中,又包孕着行役的艰辛、路途的坎坷、伤别的愁绪、仕途蹭蹬的感叹等复杂感情。短短二十字,概括如此丰富深沉的感情内容,可见李商隐高度凝炼的艺术工力。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的年代,“牛李党争”激烈,他因娶李党王茂元之女而得罪牛党,长期遭到排抑,仕途潦倒。尽管如此,他与王氏始终情笃意深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夏秋之交,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隐万分悲痛。这年冬天,他应柳仲郢之辟,从军赴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痛楚未定,又要离家远行,凄戚的情怀是可想而知的。这首诗,就写于赴蜀途中。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水口行舟二首(其二)

    宋-朱熹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形式: 七言绝句押[庚]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1440)首朱熹(宋)成就不详经历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

  •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意思翻译、赏析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出自唐代李白的《太原早秋》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秋色渐渐浓郁,花儿都在睡觉,秋燥

  • 《晋书》是谁编写的

    《晋书》是谁编写的《晋书》现存一百三十卷。其中,皇帝本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它记载了从西晋开国,到东晋灭亡,即公元265年到公元420年,共155年间的史实。《晋书》体例完备,记录

  • 古诗《王昌龄·采莲曲》诗词注释与赏析

    王昌龄·采莲曲①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注释】①采莲曲:是宁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 "> 上岸闲寻细草行,古查飞起黄金鹗。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落帆后赋得二绝》 平湖茫茫春日落,危樯独映沙洲泊。上岸闲寻细草行,古查飞起黄金鹗。水浮秋烟沙晓雪,皎洁无风灯影彻。海客云帆未挂时,相与缘江拾明月。

  • 《答客诮》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答客诮》译文|注释|大意|赏析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①,回眸②时看小于菟③?【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回答别人对 ">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出自南北朝佚名的《陇头歌辞三首》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 饮马临浊河,浊河深不测。

    出自唐代崔融的《拟古》 饮马临浊河,浊河深不测。河水日东注,河源乃西极。 思君正如此,谁为生羽翼。日夕大川阴,云霞千里色。 所思在何处,宛在机中织。离梦当有魂,愁容定无力。 夙龄负奇志,中夜三叹息。拔

  • 岁除示侄十六韵

    元末明初-戴良客里光阴速,天涯道路长。漂流知几处,奔走已三霜。似汝年犹壮,如余老足伤。应惭谢氏父,徒忆阮家郎。识旷惟游衍,时艰可荐扬。第须依竹径,未用羡罗囊。卜卖严公术,医钞陆姓方。暇仍研史册,閒亦爱

  • 俯首帖耳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fǔ shǒu tiē ěr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成语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