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解释: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唐朝 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标签: 中秋节 写景 月夜《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译文
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
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
满天繁星的光彩都让给月色占了先,连金风玉露都透发出耀人的光芒。
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注释
寰瀛(huán yíng):天下;全世界。晋崔棁《晋朝飨乐章·三举酒》:“朝野无事,寰瀛大康。”
九霄:中国的一种传统说法,即天有九霄,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太霄。晋葛洪《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表示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或极远的地方。
秋澄:谓秋日天空清澈明亮。
晶英:耀人的光芒。
翛(xiāo)然:无拘无束貌;超脱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成玄英疏:“翛然,无系貌也。”
玉京:原指天外仙境,这里指月亮。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赏析
这首词题为玩月,主要描绘的是在八月十五欣赏到的中秋夜月的美景,同时写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内涵。全诗气象万千,将玩月之情洗炼而出,毫无尘俗气息。
首联二句紧扣中秋月,描写中秋的月光如水一般一次就浣洗了整个尘世。所谓今夜月,即点名题目中的八月十五日夜月;第二句将中秋月的朗照天下,辉映寰宇的境界展现而出,手法形象。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中秋月的皓洁明丽。颔联两句点出了酷暑初退凉秋即至,九霄清净,万景澄明,一派开阔之象。颈联中的“让”字可谓神来之笔,点出明月的光彩远非星辰可比,使星辰甘心相让。这四句虽是写月,却不正面提中秋月,而全是烘云托月的写法,却同样见出中秋月的晶莹光耀,显得格外巧妙。
尾联二句由天上想到人间,对比之中似寓感慨。人间尘世变迁往复不断,然而天上玉京依然是这般闲适从容。“玉京”在这里代指明月。
全诗气象万千,将玩月之情洗炼而出,飘飘然毫无俗尘气,读来令人神往。虽是咏月这种诗人们常常歌咏的主题,但此诗之咏却别有妙处,写得满卷月华,天上人间,心摇神荡,足可见词人运思的匠心,颇得前人的称赏好评。
-
成语发音: 「dān jīng bì l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殚、毕:尽。尽心竭力。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示季子懋修》:“甲辰下第,然后揣己力量
-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父尚,成帝时至少府;哀帝立,以不附董贤,违忤抵罪。弘少而温顺,哀、平间作侍中,王莽时为共工。赤眉①入长安,遣使征弘,逼迫不得已,行至渭桥,自投于水,家人救得出,因佯死获免。光
-
出自唐代许棠的《送刘校书游东鲁》 内阁劳雠校,东邦忽纵游。才偏精二雅,分合遇诸侯。暗海龟蒙雨,连空赵魏秋。如经麟见处,驻马瞰荒丘。
-
出自唐代独孤及的《仙掌铭》 阴阳开阖,元气变化,泄为百川,凝为崇山,山川之作,与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有若巨灵赑屃,攘臂其间,左排首阳,右拓太华,绝地轴使中裂,坼山脊为两道,然后导河而东,俾
-
原文赏析: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沈沈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
-
成语发音: 「xū kū chuī shē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嘘:呵气。枯了的吹气使生长,生长着的吹气使枯干。比喻在言论中有批评的,有表扬的。
-
除奸革弊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除奸革弊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除奸革弊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徐铉的《赋得霍将军辞第》 汉将承恩久,图勋肯顾私。匈奴犹未灭,安用以家为。郢匠虽闻诏,衡门竟不移。宁烦张老颂,无待晏婴辞。甲乙人徒费,亲邻我自持。悠悠千载下,长作帅臣师。
-
魏晋-阮籍昔有神仙者,羡门及松乔。噏习九阳间,升遐叽云霄。人生乐长久,百年自言辽。白日陨隅谷,一夕不再朝。岂若遗世物,登明遂飘飖。形式: 古风押[萧]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98
-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出自唐代王涯的《塞下曲二首·其二》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参考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