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解释:鸟儿从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洁白的云儿竟然在窗户间穿进穿出。
赏析:此句语言清新自然,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展现诗人幽静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中杂诗
南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标签: 初中古诗 古诗三百首 写景 山村 景色 生活《山中杂诗》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从我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山中杂诗》注释
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指山里面的雾气。
竹中:竹林丛中。
窥(kuī):从缝隙中看。
檐(yán):房檐。
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山中杂诗》赏析
本篇是诗人吴均《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作品通过对山居小屋悠远、静谧的环境描写,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闲适自在的心情。
“山际见来烟。”“这里的山际”说的是目所能及的山与天相接的地方,写的是极目远望之处。“来烟”,写的是诗人远望所见的动感物象,即远远地看见岚气云烟从天边飘来,这一描写有力地再现了山居小屋环境的深邃和悠远,给人创建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幽深神秘的美感想象空间。
“竹中窥落日。”这句的“竹中”,从一个“窥”字可以看出说的应该是竹林的空隙,“落日”就是诗人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见到的明亮清新的一个动感物象。从这个“窥”字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这里写的是近景,即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视到的红红的落日。这一“窥”,巧妙而又生动地增强了夕阳余晖洒落竹林时刻山居小屋环境优雅、明亮的美感。
如果说在前两句中诗人不惜笔墨为我们再现了山居小屋的环境,那么下边两句写的则是小屋本身的特点。
“鸟向檐上飞。”“向”可以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在”。“ 檐上飞”,说的是傍晚了,鸟儿们快要归巢了,于是在房檐儿上悠闲地,自由自在地,叽叽喳喳地,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又飞过去。这一句写的是山居小屋的近景,是近距离的所见,描绘的是一种清新、明快的场景,它在向人们透露着一种愉悦与欣喜的情怀。
“云从窗里出。”“云”是不可能从“窗里出”的,诗人写的其实也就是一种感觉,我们不妨体会一下,如果站在山脚下,远看山居小屋窗前的景象,那洁白的云朵在小屋的窗前悠闲地飘动,仿佛就是从窗户里飘出来的。这感觉是何等的神奇呀。
诗写得十分精炼。四句写出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如同电影镜头的连接那样,合起来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甚至冷寂。烟、日、鸟、云都在动,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无限的静。由这一片寂静,又使人感到诗人心中是那么清静。他没有一点儿杂念,只是静静地观赏着这一切。如果细细吟味,还可感到三、四句隐隐流露出诗人的几分新奇感。高飞的鸟与屋檐齐高,白云由窗间流出,这种景象在平地上见不到,因而使诗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两副对子。前两句“见”、“窥”的主体是诗人,后两句的主体则是“鸟”和“云”。前两句的节奏是二、一、二,后两句是二、二、一。这样,全诗虽然篇幅短小,内容单纯,却因句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至于不显得单调了。
此诗写作极有章法,动静结合。前两句形成大的环境氛围和背景;后两句点染出具体生动的景物,造成巨细相衬的艺术效果。同时,景物动静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诗人又运用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观察写出景物,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环境之中,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中杂诗》赏析二
《山中杂诗》是南朝文学家吴均所作。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利落;文章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文中所绘景致优美,意境幽远,尤其是多种感官的调动,读来使人如临其境,令人悠然神往。文中写作特点,写景极有章法,巨细相衬,动静结合,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前两句写环境背景和氛围;后两句点染出具体生动的景物,营造出巨细相互映衬的艺术效果。文中句式齐整,以五言为主,多用工整的对偶,又间以六言,使文句整饬匀称,节奏疏宕谐婉,语意转折灵活。全诗以素笔淡墨,描写了深山幽丽的自然景色,流露出诗人喜爱山水的生活情趣、恬淡超然的闲居之乐。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现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那”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杜甫《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放眼四望,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作者的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开头两句说,但见阵阵烟雾从山与山的交接处飘来,又见太阳在竹丛后渐渐落下。“来”“落”两字写出了动态。“见”“窥”两字用得很恰当:烟来则举目可见;日落则是透过竹子间的空隙所见,所以用“窥”字。“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三、四句说,鸟儿向着屋檐上飞翔,白云从窗户里轻轻流出。这两句都使人想到山中屋宇所处地势的高峻。尤其是后一句:云本不可能生于屋内,但因屋宇处于白云缭绕之中,云气从屋后、屋侧飘过,所以看起来就像从窗中飞出。“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山中杂诗》赏析三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就象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帧成功的作品,总是能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吴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
-
蚕绩蟹匡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蚕绩蟹匡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蚕绩蟹匡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不到黄河心不死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不到黄河心不死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4110】人工智能简史(尼克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4.3万字,2017年12月第1版,49元)△共12章:[1]达特茅斯会议:人工智能的缘起;[2]自动定理证明兴衰纪;[3]从专家系统到知识图谱;[
-
七录文言文注音版《 七qī录lù 》 溥pǔ幼yòu好hào学xué , 所suǒ读dú书shū必bì手shǒu钞chāo , 抄chāo毕bì朗lǎng诵sòng一yī过guò , 即jí 焚fé
-
出自唐代陶翰的《出萧关怀古》 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刁斗鸣不息,羽书日夜传。五军计莫就,三策议空全。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孤
-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
成语发音: 「lí tíng sǎo xué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犁平敌人的大本营,扫荡他的巢穴。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
-
成语发音: 「jī xīn cuò huǒ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薪:柴草;厝:同:“措”,放置。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后患无穷。 成
-
成语发音: 「jī láo chéng j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成语出处: 《荀子·王制
-
成语发音: 「qiān luó mò b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谓无法弥补。 成语出处: 《花月痕》第十一回:“痴珠多情人,既深毁室之伤,复抱坠楼之痛
-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