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发表于:2023-05-25 08:01:07阅读:744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解释: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蜀中九日

唐朝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标签: 节日 重阳节 思乡 数字

  《蜀中九日》译文

  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蜀中九日》注释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乡:异乡。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那:为何。

  北地:北方。

  《蜀中九日》赏析

  《蜀中九日》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绝句诗。这首诗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雁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时绝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蜀中九日》创作背景

  王勃一生遭遇坎坷,经常离家为宦漫游,因此怀乡送别诗是王勃诗中最常见的一类题材。公元670年(咸亨元年)重阳节,客居西蜀的王勃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遥望故乡。时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于是作了这首诗。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题施安友于堂

    明-龚敩稽山苍苍,越之故疆。惟子之居,肯构肯堂。埙篪相须,华萼联芳。孝友之性,发乎天常。道与时泰,名与世昌。金玉怡怡,德音弗忘。凊温有宜,就养无方。旨酒嘉肴,吹笙鼓簧。秋月澄霁,春日载阳。綵袖齐翻,于

  • 谢济世《戆子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戆子记 谢济世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

  • 绿林豪士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lǜ lín háo sh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成语出处: 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四章第二节:“其同乡许振

  •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全诗赏析

    原文赏析: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 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

    出自唐代冷朝阳的《立春》 玉律传佳节,青阳应此辰。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流水初销冻,潜鱼欲振鳞。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

  • 久惯牢成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jiǔ guàn láo ché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深于世故。诗词迷网成语大全栏目提供成语久惯牢成的意思及拼音发音、用法解释、

  • 列为夫妇,结为魂魄。

    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四言诗》 取金之精,合石之液。列为夫妇,结为魂魄。一体混沌,两精感激。河车覆载,鼎候无忒。洪炉烈火,烘焰翕赫。烟未及黔,焰不假碧。如畜扶桑,若藏霹雳。姹女气索,婴儿声寂。透出两仪,丽

  •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杜甫)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杜甫 qī yuè yī rì tí zhōng míng fǔ shuǐ lóu èr shǒu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gāo dòng

  • 公心独立副天心,三辖春闱冠古今。

    出自唐代丁棱的《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王仆射答华州周侍郎贺放榜作)》 公心独立副天心,三辖春闱冠古今。兰署门生皆入室,莲峰太守别知音。同升翰苑时名重,遍历朝端主意深。新有受恩江海客,坐听朝夕继为霖。

  • 脉脉相通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mò mò xiàng tō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血管彼此相通。比喻关系密切。 成语出处: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