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解释:溪水流走,花儿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赏析:此句意境深婉,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难留的感慨,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春夕
唐朝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春唯一作:春移;满镜一作:两鬓)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标签: 写景 思乡 春天《春夕》译文
水不停地流走,花儿不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树枝上杜鹃在凄厉地啼叫。
家乡的来信长年断绝,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五湖的风景又有谁来与我争抢呢?
《春夕》注释
《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本下有“旅怀”二字。
楚城:指湖北、湖南一带的城市,泛指旅途经过的楚地,作者另有《湘中秋怀迂客》《夷陵夜泊》等诗。首二句感时,慨叹春光易逝。
胡蝶:即蝴蝶。胡蝶梦:意即往事如梦。语出《庄子·内篇·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子规:一作“杜鹃”,其鸣声凄切。上句写思家,下句写春夕。子规(即杜鹃)夜啼切“春夕”,与“家万里”联系。
动:动辄、每每之意。经:一作“多”。绝:一作“别”。
华发:白发。春唯:一作“春移”。满镜:一作“两鬓”。
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宫,乘扁舟泛五湖而去。这两句说:我现在还没有归去,我要归去就可以归去,故乡的五湖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夺的。言外之意:既然如此为什么还留滞他乡呢?有自嘲意。
《春夕》赏析
《春夕》是唐代诗人崔涂旅居湘鄂时所作的羁旅诗。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暮春之夜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极富诗意,反映了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首句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真如李白诗句中所谓道“一叫一回肠一断!”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华发春唯满镜生”的程度。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春夕》创作背景
崔涂是江南人,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除夕书怀》)。《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
出自唐代段成式的《游长安诸寺联句。平康坊菩萨寺。书事联句》 悉为无事者,任被俗流憎。 ——郑符客异干时客,僧非出院僧。
-
鸟鸣涧 唐朝诗人王维在20岁时,他的诗文就已经很有名气了。他博学多才,不仅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对绘画、音乐也很精通,尤其弹 "> 天堑望东流,天长地久,今古帝王州。
出自元代汤舜民的《【仙吕】赏花时 送友人入全真道院》 世路崎岖鸟道分,人海苍茫鲸浪奔。喧马足闹车尘,麻姑笑哂,落日又黄昏。【幺】金谷繁华梦里身,铜柱陈芳纸上文。能黼黻会经纶,先生议论,少不 得高冢卧麒
-
出自唐代冯待征的《虞姬怨》 妾本江南采莲女,君是江东学剑人。逢君游侠英雄日,值妾年华桃李春。年华灼灼艳桃李,结发簪花配君子。行逢楚汉正相持,辞家上马从君起。岁岁年年事征战,侍君帷幕损红颜。不惜罗衣沾马
-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出自唐代李白的《丁督护歌》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
-
成语发音: 「zhēn qíng shí gǎ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真挚的感情,实在的感受。 成语出处: 孙犁《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散文如无具
-
出自唐代刘言史的《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 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孤帆瞥过荆州岸,认得瞿塘急浪声。
-
原文赏析: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拼音解读:dāng nián wàn lǐ mì fēng hóu 。pǐ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
-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