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标签: 哲理《断句》译文
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断句》注释
花木:花和树。
近水:靠近水的地方。
《断句》题解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范仲淹是宋朝时的一位政治家、文学家,他学问很好,能诗能文。他写的《岳阳楼记》十分著名,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范仲淹曾多次在朝廷担任要职,也曾镇守过地方。有一段时间,他镇守杭州。任职期间对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荐,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晋升,大家对他都很满意。
这时候,有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担任巡检,常常在外,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当他见到自己周围的同事,无论职位比自己高的、低的都一个个得到了升迁,而自己却没人理睬,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担心自己一定是被这位范大人遗忘了。怎么办呢?直接去找范大人吧,是去争官位,又不便说。不说吧,心里又很不平衡。为此,他心情非常沉重。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委婉的办法来,这就是写首诗去向范大人请教,实际上去提醒他:千万别忘了自己!想到这里,苏麟高兴起来,他赶忙拿出纸认真地写了首诗,并将诗句呈给了范仲淹,很虚心地请他赐教。
范仲淹读着苏麟的诗,很快就会意地笑了。他吟诵着诗中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诗句,完全懂得了苏麟的言外之意。是呀!怎么能把他忘了呢?很快,苏麟得到了提拔。
苏麟的这首诗,因为只写了两句,所以称为“断句”。“易为春”,后来演变为“易逢春”、“早逢春”。
-
出自宋代萧允之的《琐窗寒》 细雨收尘,轻寒弄日,柳丝掠道。桃边杏处,犹记玉骢曾到。对东风、回首旧游,香销艳歇无音耗。怅佳人、有约难来,绿遍满庭芳草。愁抱。沈吟久,翠珥金钿,为何人好。回文细字,尘暗当年
-
监郡吴殿丞惠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墨(林逋)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监郡吴殿丞惠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墨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林逋 jiān jùn wú diàn chéng huì yǐ bǐ mò jiàn chá gè yín yī jué x
-
楼西别起长春殿,香碧红泥透蜀椒 出自五代花蕊夫人的《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 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
-
成语发音: 「lái zōng qù j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
-
撮盐入火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撮盐入火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撮盐入火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嗟乎苕文!昔与同人翱翔京雒[2],入则接席,出则联镳[3];睥睨时流[4],上下千古,意气何盛也。自鄢陵读礼[5],颍川引疾[6],周量、家兄[7],同时出使。弟既风尘憔悴,凄怆江潭[8];兄复放废支
-
此诗可分四段,旨在企盼如胡马客之名将,绥靖边患,生动刻画了边地民族的骁勇善战和风俗生活,以及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渴求和平的愿望。诗的一开头就赞叹“幽州胡马客”的骠骑与威猛。所谓的“幽州
-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
出自唐代许棠的《登凌歊台》 平芜望已极,况复倚凌歊.江截吴山断,天临楚泽遥。云帆高出树,水市迥分桥。立久斜阳尽,无言似寂寥。
-
骑马寻马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骑马寻马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骑马寻马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河曲智叟亡以应。”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