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发表于:2023-06-22 13:06:24阅读:961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解释:大清早,宫妃们在十二楼打扮梳妆完毕,登上望仙楼台,盼望着君王的宠幸。

宫词

唐朝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标签: 唐诗三百首  宫怨

  《宫词》译文

  大清早,宫妃们在十二楼打扮梳妆;登上望仙楼台,盼望着临幸的君王。

  兽形门环紧锁宫门,内心十分凄怆;铜龙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觉日长。

  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重换一件罗衣,注意加熏一些香料。

  远远看见,正殿闪动人影启开珠帘;看见短袍绣裤宫女,正在打扫御床。

  《宫词》韵译

  清早十二楼宫女都在忙梳妆,在望仙楼上盼望临幸的君王。

  宫门上的金兽含锁冷冷清清,听着水滴铜龙觉得白日太长。

  梳完云髻还要对着镜子修饰,换上华贵的罗衣又添上芳香。

  傍晚远远地窥望正殿帘开处,袍袴宫女正为君主清扫御床。

  《宫词》注释

  十二楼:《史记·封禅书》:“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侯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此指后宫楼台。

  晓妆:晨起梳妆打扮。

  望仙楼:唐内苑有望仙楼。元稹《连昌宫词》:“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栏杆立。”又会昌五年唐武宗于神策军建望仙楼。此用成词。

  金兽:指镀金的兽形门环。

  水滴铜龙:龙纹漏壶。漏壶为古时计时器,盛沙或水,有标尺刻度,沙水由细口漏出,刻度渐显以计时。

  云髻(jì):高耸的发髻。

  罗衣:指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正殿:此指后宫正殿,在中央,是君王正寝。

  袍袴(kù)宫人:穿袍着裤的宫人,为任事役的低级宫女。袴,同“裤”。御床:皇帝用的坐卧之具。

  《宫词》赏析

  《宫词》是唐代诗人薛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宫怨诗描述了宫妃从早到晚盼望君王临幸的情景,表现了她们望幸不得的哀怨之情。首联点明人物身份和全诗主旨,领联描写宫中环境,颈联进一步描写宫纪们刻意打扮的情形,尾联写官妃窥见下级宫女正在打扫正殿御床而希望落空。此诗心理描写细腻真切,通过环境的描写演染凑凉气氛,生动形象。

  宫怨是唐诗中屡见的题材。薛逢的这首《宫词》,从望幸着笔,刻画了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情致委婉,有其独特风格。

  诗的首联,即点明人物身份和全诗主旨:“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十二楼”、“望仙楼”皆指宫妃的住处。《史记·封禅书》记,方士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又,《旧唐书·武宗本纪》记,“会昌五年作望仙楼于神策军”。诗中用“十二楼”、“望仙楼”代指宫妃的住所,非实指,是取其“候神”、“望仙”的涵义。这两句是说,宫妃们在宫楼之上,一大早就着意梳妆打扮,象盼望神仙降临一样企首翘望着君王的恩幸。

  颔联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渲染,烘托望幸之人内心的清冷、寂寞:“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这两句说,宫门上那兽形门环被紧紧锁住,那龙纹漏壶水滴声声。上句“冷”字,既写出铜质门环之冰凉,又显出深宫紧闭之冷寂,映衬出宫妃心情的凄冷。下句“长”字,通过宫妃对漏壶中没完没了的滴水声的独特感受,刻画出她昼长难耐的孤寂无聊的心境。 颈联通过宫妃的着意装饰打扮,进一步刻画她百无聊赖的心理。“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是说刚刚梳罢那浓密如云的发髻,又对着镜子端详,惟恐有什么不妥贴之处;想再换一件新艳的罗衣,又给它加熏一些香气。这一联将宫妃那盼望中叫人失望、失望中又怀着希望的心理状态,刻画得十分逼真。“望”的时间越长,越叫人心情难堪,说是没指望吧,又怀着某种期待;说是有希望吧,望眼欲穿,实在渺茫。罢梳复又对镜,换衣重又添香,不过是心情烦乱无聊和想望之极的写照。

  末联写宫妃“望”极而怨的心情,不过这种怨恨表达得极其曲折隐晦:“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袍袴”,指穿短袍绣袴的宫女。“遥窥”二字,表现了妃子复杂微妙的心理:我这尊贵的妃子成日价翘首空望,还倒不如那洒扫的宫女能接近皇帝!又表明,君王即将临幸正殿,不会再来的了。似乎有一种近乎绝望的哀怨隐隐地透露出来。

  这首诗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描写极其细腻、逼真。自首联总起望幸之意后,下三联即把这种“望”的心情融于对周围环境的描画、对人物动作的状写和对人物间的处境的反衬之中,生动地反映了宫妃们的空虚、寂寞、苦闷、伤怨的精神生活。

  《宫词》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作者进士及第,得宰相崔铉之助,不久由地方调任京城,此后一路高升。期间接触了宫廷人士,得以了解到宫中生活,这首诗即是在此背景下创作的。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赋得御园芳草(陆贽)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赋得御园芳草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陆贽 fù dé yù yuán fāng cǎo 赋得御园芳草yīn yīn yù yuán lǐ,yáo cǎo rì guāng zhǎng。hu

  • 《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赏析

      此词起句显出一个失宠的宫女凄凉孤独的影子。“春又春”,重复的两个“春”字淡淡点出如水流逝的时光。春来了,春去了,草荣复枯,花谢花开,恍然中不知过了多少年月。春来了,万物复苏,生命蓬勃,可是失宠的女

  • 寄君十八韵,思拙愧新奇。

    出自五代李从善的《蔷薇诗一首十八韵呈东海侍郎徐铉》 绿影覆幽池,芳菲四月时。管弦朝夕兴,组绣百千枝。 盛引墙看遍,高烦架屡移。露轻濡彩笔,蜂误拂吟髭。 日照玲珑幔,风摇翡翠帷。早红飘藓地,狂蔓挂蛛丝。

  • 《白云泉》白居易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品译文创作背景作品鉴赏作品点评作者简介目录作品原文白云泉[唐] 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作品注释⑴白云泉:苏州天平山山腰的清泉。⑵天平山

  • 遍寻新住客,少见故乡人。

    出自唐代周贺的《暮冬长安旅舍》 湖外谁相识,思归日日频。遍寻新住客,少见故乡人。失计空知命,劳生耻为身。惟看洞庭树,即是旧山春。

  • 穿窗月底,虞美人难熬

    出自元代王仲元的《【中吕】粉蝶儿_集曲名题秋》 集曲名题秋怨双雁儿声悲,景潇潇楚江秋意,胜阳关刮地风吹。满庭芳,梧桐树,全蕉叶坠。庆东原金菊香滴滴金堆,那更醉西湖干荷叶失翠。【醉春风】我一半儿情感玉花

  •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词句注释⑴外弟:表弟。言别:话别。⑵十年离乱: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离乱:一作

  • 深信不疑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shēn xìn bú y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非常相信;毫不怀疑。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梦狼》:“慰藉翁者,咸以为道路

  • "但东望、故人翘首"全诗赏析

    原文赏析:忆把金罍酒。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频着眼,赢得两眉长皱。但东望、故人翘首。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北去伤怀久。天下事,公知否。 钱塘风月西湖柳。渡江来、百年机会,从前未有。唤

  • 惊凫翔鹭不堪俦,矫凤回鸾那足拟。

    出自唐代薛曜的《舞马篇》 星精龙种竞腾骧,双眼黄金紫艳光。一朝逢遇升平代,伏皂衔图事帝王。我皇盛德苞六宇,俗泰时和虞石拊。昔闻九代有馀名,今日百兽先来舞。钩陈周卫俨旌旄,钟鎛陶匏声殷地。承云嘈囋骇日灵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