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解释: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赏析:诗人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移家别湖上亭
唐朝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分类标签: 湖水 春光 景色 写景《移家别湖上亭》译文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这情景真叫人意惹情牵,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移家别湖上亭》注释
移家:搬家。
浑:全。
频啼:连续鸣叫。
《移家别湖上亭》赏析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也被后人广泛采用。“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正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
《移家别湖上亭》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搬家时,因对故居有着深厚感情,难以割舍故居的一草一木,故有此作。
-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出自唐代齐己的《剑客》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勇死寻常事,轻雠不足论。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参考赏析赏析这首诗的作者热情地塑造出一个襟怀嵚崎磊落,慷慨
-
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出自宋代杨冠卿的《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
-
出自唐代耿湋的《送归中丞使新罗(一本题下有册立吊祭四字)》 远国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册,万里奉丝纶。云水连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龙节去,渺渺蜃楼新。望里行还暮,波中岁又春。昏明看日御,灵怪问舟
-
插架万轴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插架万轴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插架万轴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成语发音: 「yī sī bú guà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后指人裸体。 成语出处: 《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
-
修身治国之学的《大学》《大学》是我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大思想家曾子所作。是讨论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那还是我国西周时期,社会兴旺发达,人们对生产、生活法则的认识,以及在社会生活典章制度的建立等方面都积累
-
表示惩罚。因此它可能是告诉你,你生活中的某种消极模式应得到改善。表示一种从过强的理性下获得自由的需要。所以应给直觉多一点空间。对那些书呆子型的人和太理性化而缺少感情色彩的人来说梦中被砍头是一件值得祝贺
-
出自唐代佚名的《杂曲歌辞。胡渭州》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惟有惹衣香。
-
臣门如市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臣门如市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臣门如市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