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分类标签: 抒情 写景 情感《遗爱寺》译文
手里玩赏着奇丽的彩石,面对着潺潺的溪水观赏;为了赏花,绕着寺庙周围的小路行走。
时时刻刻都能听到鸟儿在婉转啼鸣,泉水叮叮咚咚,缓缓流淌。
《遗爱寺》注释
遗爱寺:寺名,位于庐山香炉峰下。
弄:在手里玩。
鸟语:鸟鸣声。
《遗爱寺》赏析
这是一首景抒情短诗,全诗动中有静,移步换景,通过临溪弄石、绕寺寻花、聆听鸟鸣和流水声描绘出了遗爱寺的盎然生机,勾勒出遗爱寺优美动人的风景,通过“弄”、“寻”、“行”等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这两句是说是说诗人在小溪边玩赏那些奇形怪状的溪石,微风吹来花香扑鼻沁人心脾。诗人四处张望却不知花在何处,于是诗人绕寺而行,一路上漫步寻花。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这里山光水色无限美好。小鸟的啾啾声十分动听,溪水汩汩流淌不绝于耳。这一切,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
这首写景抒情的短诗,诗人将石、溪、花、鸟、泉等多种自然景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图画,勾勒出遗爱寺令人神往的风景,又通过“弄”“寻”“行”等细致的动作描写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诗歌两联虽然皆为对仗,但由于诗人善于运用动词,并在第二联中,及时变换句式结构,因而使得诗歌既具有整饬之美,同时又充溢着一种流动的、活泼的诗意。生动地表现了遗爱寺周围生机盎然,清幽雅致的环境气氛。抒发了作者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遗爱寺》创作背景
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即是在江州任上,于元和十二年游览遗爱寺有感而作。
-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
479 况(kuàng)479 况(kuàng) 【寻根溯源】 况姓之“况”原为“况”。源自三国时蜀汉名人况长宁,其后代将“况”写作“况”。明代时期,又有黄姓改为况氏者。 【变迁分布】 起源地
-
《已凉》由唐代韩偓所创作。以下是已凉全诗拼音版、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已凉全诗原文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已凉全诗意思翠绿色的栏杆外绣帘儿低垂,猩红的屏风上画着
-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出自唐代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
-
【知音】指两个人彼此相知,心灵相通,心心相印,想到一起,做到一起 【知晓】1.知悉;洞晓此事无人知晓2.理解近义词知道、了解 【良知】儒家谓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 【通知】1、犹通晓
-
中考语文文言文《张佐治遇蛙》专项练习题 张佐治遇蛙 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间,三尸叠焉。公
-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 第一折(冲末扮钟离上,诗云)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惺惺几个悟。夜来铁汉自寻思,长生不死由人做。贫遭覆姓钟离,名权,字云房,道号正阳子。因赴天斋已回,观见下方一道
-
出自唐代杜之松的《和卫尉寺柳》 汉将本屯营,辽河有戍城。大夫曾取姓,先生亦得名。高枝拂远雁,疏影度遥星。不辞攀折苦,为入管弦声。
-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心灵美 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它是社会美的重要构成部分,集中表现为思想、品德和情操的修养,是行为美的内在基础。无产阶级的心灵美以共产主义思
-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