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全诗意思及赏析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出自唐代诗人元结作品《石鱼湖上醉歌》。诗前序言交代写作此诗的缘由。诗文内容主要是写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反映了封建士大夫以酒为戏、借饮取乐的生活情趣,实质上表现的是借酒消愁之意。全诗三句或两句一换韵,颇具民歌风味,诗句朴素清新,意蕴深长。
作品原文
石鱼湖上醉歌
元结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词句注释
⑴漫叟:元结自号。元结《漫歌八曲》序:“壬寅中,漫叟得免职事,漫家樊上,修耕钓以自资,作《漫歌八曲》。”
⑵休暇:休假。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
⑶引臂:伸臂,举臂。唐白居易《三游洞序》:“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⑷“意疑”三句:写作者对石鱼湖饮酒的感受,意思是,这时我简直以为我身倚巴丘而举杯饮酒却在君山上边;又好像我的客人们都围绕洞庭湖坐着,载酒的船漂漂荡荡地冲开波涛,一来一往。巴丘:山名,在湖南岳阳县洞庭湖边。君山:山名,在洞庭湖中。洞庭:湖名,古代时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泛泛:也作凡凡或汜汜,漂荡的样子。《诗经·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凡凡其逝。”《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汜汜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⑸长:放声歌唱。《礼记·乐记》:“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注:“长言之,引其声也。”这里是放声高歌的意思。
⑹沼(zhǎo):水池。
⑺历历:分明可数。清晰貌。《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洲岛:水中陆地。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⑻废:阻挡,阻止。酒舫(fǎng):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宋黄庭坚《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但恐次山胸磊隗,终便酒舫石鱼湖。”
⑼长瓢:饮酒器。
⑽酌(zhuó)饮:挹取流质食物而饮。此指饮酒。四坐:指四周座位上的人。
白话译文
我用公田产出的粮食来酿酒,常借休假之闲,载酒到石鱼湖上,暂且博取一醉。在酒酣欢快之中,靠着湖岸,伸臂向石鱼取酒,叫船载着,使所有在座的人都痛饮。好像靠着巴陵山,而伸手向君山上舀酒一般,同游的人,也像绕洞庭湖而坐。酒舫漫漫地触动波涛,来来往往添酒。于是作了这首醉歌,歌咏此事。
湖南道州的石鱼湖,真像洞庭,夏天水涨满了,君山翠绿苍苍。
且把山谷作酒杯,湖水作酒池,酒徒济济,围坐在洲岛的中央。
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
我手持酒葫芦瓢,稳坐巴丘山,为四座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肠。
创作背景
元结在唐代宗(762-779年在位)时,曾任道州刺史,其时他写了好几首吟石鱼湖的诗。他的《石鱼湖上作序》云:“泉南上有独石在水中,状如游鱼。鱼凹处,修之可以贮酒。水涯四匝,多欹石相连,石上堪人坐,水能浮小舫载酒,又能绕石鱼洄流,及命湖曰石鱼湖,镌铭於湖上,显示来者,又作诗以歌之。”这首《石鱼湖上醉歌》诗前的序言交代了写作此诗的背景,说明此诗作于元结与其友人在石鱼湖上饮酒之时。
作品鉴赏
此诗乃歌咏石鱼湖风景,抒发诗人淡于仕途进取,意欲归隐的胸怀。诗前序言叙述作者与其友属在石鱼湖上饮酒的事及作者对此事的感受。诗起首以洞庭湖作比石鱼湖,以君山作比石鱼;接着叙述在石鱼的寻欢作乐;最后说明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阻止饮酒作乐,借以忘忧。诗的格调清新自然,乘兴而发,毫无拘束,足见诗人胸襟之开阔,和及时行乐的思绪。
从思想内容上看,此诗反映了封建士大夫以酒为戏,借饮取乐的生活情趣。诗的末句说:“酌饮四坐以散愁。”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在诗中表现哪一句是在写愁,以及字里行间有什么愁,所以“散愁”一句是无病呻吟。此诗乃歌咏石鱼湖风景,抒发诗人淡于仕途进取,意欲归隐的胸怀。它抒写作者的情趣是真的,说作者及其四坐有愁而举杯消愁却是假的。
从艺术方面看,此诗为古体杂言诗,但它的句型与语气,实取之于民歌。在写作特色上,三句一换韵或两句一换韵,朗朗上口,既显得顺口,又使人易记。
作者简介
元结(719—772),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玗洞,因号猗玗子,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宝十二年(753年)进士。曾参加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后出任道州刺史,政绩显著。其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讽谕时政,抨击官吏的横征暴敛,敢于为民请命。山水诗作也清新自然。在散文上也颇有成就。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元次山集》。又曾编选《箧中集》行世。
-
天人合一自然和谐 ——柳永《望海潮》词生态意识浅析 张伦建 内容提要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三个层面
-
六出奇计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六出奇计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六出奇计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叔向论务德无争先【原文】宋之盟,楚人固请先歃[1]。叔向谓赵文子曰:“夫霸王之势,在德不在先歃,子若能以忠信赞君,而裨诸侯之阙[2],歃虽在后,诸侯将载之,何争于先?若违于德而以贿成事,今虽先歃,诸侯
-
烽鼓不息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烽鼓不息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烽鼓不息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生卒】:1919—1980【介绍】: 日本荒地派*诗人。广岛县人。1942年东京大学经济系毕业。从高中时代起就对现代诗抱有浓厚的兴趣,并试笔创作。在日本广播协会(NHK)工作期间,作为发起人和同人之
-
出自唐代李景的《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似暖花消地,无声玉满堂。洒池偏误曲,留砚忽因方。几处曹风比,何人谢赋长。春晖早相照,莫滞九衢芳。
-
出自唐代韦处厚的《盛山十二诗。绣衣石榻(为温侍御置)》 巉巉雪中峤,磊磊标方峭。勿为枕苍山,还当础清庙。
-
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讨会举行 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和济南大学主办,济南大学文学院等单位承办的“第四届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山东蓬莱召开,来自海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翻译】瀚海: 大沙漠。阑干: 纵横。句意: 纵横无垠的大沙漠上覆盖着百丈冰雪,万里长空凝结着阴暗的愁云。“愁” 字
-
出自先秦佚名的《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