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21 16:02:29阅读:746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作品《野望》。诗人出城野望,表面上一派清旖景色,潜藏在下面的却是海内风尘。忧国伤时,想起诸弟们流离分散,自己孓然身在天涯,未来就更见艰危,表现出一种沉痛的感情。诗的首联写野望时所见的西山和锦江景色;颔联由野望联想到兄弟的离散和孤身浪迹天涯;颈联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尾联写野望的方式和对家国的深沉忧虑。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原文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全诗意思及赏析

词句注释
⑴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年”,一作“奇”。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⑵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⑶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⑷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
⑸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⑹日:一作“自”。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译文
西山白雪皑皑护卫三城重镇,南浦边清江水长横跨万里桥。
四海之内战火不断兄弟失散,只身远在天涯不禁涕泪涟涟。
迟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未有丝毫劳绩报答圣明朝廷。
骑马来到郊外不住纵目远望,世事日益萧条令人悲伤怅惘。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全诗意思及赏析

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作于定居草堂的第二年(上元二年,761)。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鉴赏

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善泉池》翻译_赏析_作者马之纯

    十顷青瑶浸碧流,更添景趣极深幽。帝为九洲十八岛,上有五城十二楼。苕霅荷花风度晓,潇湘芦竹雨生秋。昭明心想知何似,好听骑鲸汗漫游。

  • 刘文霞《木兰谣》

    第一章 万里归家听到远处滔滔水声时,木兰心中的念想仿佛打开了一个缺口。等过了黄河,到开封,再有两天就到家了。木兰在塞外已经十年了。空中不时飘着雪花,木兰想,塞外的雪这时候还是铺天盖地打到脸上,让人睁不

  •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全文翻译(李白)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全文: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  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  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 "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全诗赏析

    原文赏析: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玉箫无复理霓裳。金蝉坠,鸾镜掩休妆。忆昔在昭阳。舞衣红缓带,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魂梦断,愁听漏更长。 拼音解读:qiū dào zhǎng mén

  •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意思翻译、赏析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出自唐代金地藏的《送童子下山》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参考翻译注

  • 《报任安书》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第五段之后在新教材中已删除)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

  •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出自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

  • 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诗词注释与评析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 猿声乡梦后,月影竹窗中。

    出自唐代李中的《宿山店书怀寄东林令图上人》 一宿山前店,旅情安可穷。猿声乡梦后,月影竹窗中。南楚征途阔,东吴旧业空。虎溪莲社客,应笑此飘蓬。

  •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意思翻译、赏析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 出自宋代王沂孙的《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