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全诗意思及赏析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出自中国南宋诗人姜夔作的七言绝句《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共有十首。十首诗平易浅显,韵味华美,作者用极其自然逼真的手法,写了他由石湖返回苕溪时,沿途所见的幽雅景致。
作品原文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姜夔
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其二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其三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其四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
应是不眠非守岁,小窗春色入灯花。
其五
三生定是陆天随,只向吴松作客归。
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征衣。
其六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日不登盘。
百年草草都如此,自琢春词剪烛看。
其七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其八
桑间簧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衫。
其九
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
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
其十
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
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作品注释(其一)
⑴除夜:除夕。石湖:今江苏苏州西南。
⑵苕溪:浙江吴兴县的别称,因境内苕溪得名。吴兴即湖州(宋时湖州治所在吴兴),时姜夔安家于此。
⑶草:夏校本、陆本、许本并作“草”,吟稿本作“柳”。庾信《荡子赋》:“细草横 阶随意生。”
⑷吴宫:苏州有春秋时代吴国宫殿的遗址。迢迢:遥远的样子。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作品译文(其一)
残雪未消,茸茸的小草却已从沙土里冒出了纤细的叶芽,向世人昭示着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天就要到了,但远处烟波浩渺中的吴王宫殿却早已伴随着一代君王灰飞烟灭。
梅花隐藏在竹林里,没有人关心它的存在与否,但一夜春风吹开了满树的花朵,浓郁的梅香飘过了石桥。
创作背景
绍熙二年(1191)冬,姜夔告别石湖别墅,除夕之夜乘舟归苕溪。落拓游子漂无定所,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姜夔心中始终怀着深深的落寞和孤寂,表面的热闹消隐后这种心境更无处遁形。 归途中,夜色苍茫,四野幽?,寒气袭人,诗人不禁心绪如潮,写下了这十首七绝。
作品赏析(其一)
诗的一二句姜老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江南早春的情景:残雪未消,茸茸的小草却已从沙土里冒出了纤细的叶芽,向世人昭示着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天就要到了,但远处烟波浩渺中的吴王宫殿却早已伴随着一代君王灰飞烟灭,一边是日益欣欣向荣,一边是早已灰飞烟灭,形成鲜明的对比。
是的三四句是说梅花隐藏在竹林里,没有人关心它的存在与否,但一夜春风吹开了满树的花朵,浓郁的梅香飘过了石桥,不仅向人们报告了春天的到来,还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存在。人也应该这样,不要在乎有没有人关注你,也不必拼命展示自己,默默地奋斗吧,等你成功之时,人们不仅会看到你的存在,更会感受到你娇美的艳丽和浓郁的芳香。
该词极具萧散简远之神。细草、沙地、吴宫、烟水、梅花、竹丛、石桥,建构出一个幽冷、 萧索 、缥缈的世界,人的灵魂似乎随着迢迢的流水、飘浮的暗香徜徉。写梅花遗貌得神,画图难足。清刘熙载《艺概》云:“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 在花则梅也。”此诗写梅亦如是。结句畅达悠扬。清幽冷寂的氛围中,愈能体味姜夔何以“ 体貌清莹,望之若神仙中人”(张羽《白石道人传》)。
这首诗平易浅显,韵味华美。作者用极其自然逼真的手法,写了他由石湖返回苕溪时,沿途所见的幽雅景致。当时,作者在除夕的晚上,与好友分手,兴高采烈地乘船归回居地,心情是比较欢快的。因此,所作也比较轻松活泼。首句“细草穿沙雪半消”,点明时在除夕,是冬去春来,雪半消、草发芽的季节。这写是途中所见的近景。二句“吴宫烟冷水迢迢”是写远景。小舟疾驶,那高大华丽的吴宫,被茫茫雾气笼罩,渐渐隐没在远处。三句转写眼前,“梅花竹里无人见”。轻疾的小舟,路过高洁、清雅、傲气的梅花和竹林,自有一种乐趣。四句以“一夜吹香过石桥”作结,“一夜香”既与上句“梅花”衔接,又启句中“过石桥”。至此,把诗人的得意之情,巧妙地暗喻出来。
作者简介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出自清代徐灿的《菩萨蛮·秋闺》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
京城中有一个擅长表演口技的艺人。正赶上有一户人家宴请宾客,在大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里,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相聚而坐。过了一会儿
-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
客问魏子曰:“或曰:‘子房弟死不葬[2],以求报韩。’既击始皇搏浪沙中[3],终辅汉灭秦,似矣。韩王成既杀[4],郦生说汉立六国后[5],而子房沮之[6],何也?故以为子房忠韩者,非也。” 魏子曰:“
-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出自宋代郭应祥的《醉落魄·丙寅中秋》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参考翻译
-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 :“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
-
出自南北朝谢惠连的《雪赋》 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
-
出自两汉班昭的《东征赋》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
-
槌骨沥髓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槌骨沥髓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槌骨沥髓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曹汾的《早发灵芝望九华寄杜员外使君》 戴月早辞三秀馆,迟明初识九华峰。嵯嵯玉剑寒铓利,袅袅青莲翠叶重。奇状却疑人画出。岚光如为客添浓。行春若到五溪上,此处褰帷正面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