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全诗意思及赏析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出自元代元好问创作作品《台山杂咏》。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仕金官至知制诰。金亡后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元宪宗七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
作品原文
台山杂咏
元好问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作品注释
1、这句说站在五台山向北望去,天显得很低,而五台山的五个山顶却显得更高了。
2、灵鳌:神龟。古代神话传说,渤海之东有大壑,下深无底,中有五仙山(瀛洲、蓬莱、方丈、员峤、岱舆),常随波漂流颠簸。上帝使十五巨鳌举头顶之,五山遂屹立不动。此句形容松涛海浪,山顶如鳌头,以五仙山喻五台。
3、井底残山:指诸山与五台相比,如在井底。
4、天巧:指天然形成的五台岩壑景象。
5、神功:鬼斧神功,非人力所能及。
6、湍溪:急流的河溪。风雷恶:形容水流声巨响如雷。
7、翠微:青翠的山峦。此句说云雾在青翠的山峦间飘荡出没。
8、妙高峰:佛教传说中的最高峰,这里代指五台山。
作者简介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仕金官至知制诰。金亡后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元好问擅作诗、文、词、曲,各体皆工。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擅作诗、文、词、曲,各体皆工。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我们是在梨园里见到冯俊奎的。村里的人说,冯书记大部分时间都在梨园里。冯俊奎身材敦实魁梧,浓眉大眼,手掌宽厚有力,话语不多,像一棵粗壮的梨树,默默地迎风沐雨,饮露披霜,开花结果。寒暄之后,冯俊奎就把我们
-
出自唐代吴筠的《胡无人行》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
蓝桥驿见元九诗 诗中云:“江陵归时逢春雪。”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注释】 "> “姜希辙,字二滨,浙江会稽人”阅读答案
姜希辙,字二滨,浙江会稽人。明崇祯间举人。顺治初,除温州教授。五年,以瑞安知县缺员,令暂摄。郑成功兵来犯,攻城,希辙督民守,遇事立应。援至,破成功兵齐云江上。九年,迁直隶元城知县。
-
出自唐代胡曾的《咏史诗。灞岸》 长安城外白云秋,萧索悲风灞水流。因想汉朝离乱日,仲宣从此向荆州。
-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出自两汉蔡琰的《悲愤诗》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疆。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
《前赤壁赋》原文和翻译 导语: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其文章也非常优秀,被后世所推崇。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前赤壁赋》原文和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填词辞官恋青山——读白朴词 白朴的名字,因其着名的剧作《墙头马上》、《梧桐雨》,而与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等齐名,被深深 ">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出自先秦屈原的《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
-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