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全诗赏析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huā kāi huā xiè 、dōu lái jǐ xǔ 。qiě gāo gē xiū sù 。bú zhī lái suì mǔ dān shí ,zài xiàng féng hé ch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斟满淡绿色的美酒劝您再住几日,请不要就这样匆匆忙忙地离去。三分春色中已经过去了二分怎么不令人发愁,剩下的一份春色又充满了凄风苦雨。
花开花落已经遇到过多少次?暂且高歌畅饮再不要谈论伤感的事情,不知明年牡丹盛开的时候我们将会相逢在哪里?
赏析
这首词大约是作者北宋首都汴京留别友人之作。全词以别易会难为主旨,上片写留饮,下片写惜别。
开篇写作者满斟绿色的美酒,劝友人暂留,且不要匆匆归去。继而,词中又写作者纵酒高歌,劝友人钧,切切絮絮倾诉离情。这里,用春色、离愁、风雨,构成了一幅离别图:阳春佳月,风雨凄凄,离愁万绪,为下片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虽然还是以词家习惯运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描写离愁,但设想奇特,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颖巧妙的感觉。词人设想“春色”总体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风雨”。这样,此时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与“风雨”的集合体。而此处的“风雨”,只是表象,实质上是明写风雨暗写愁。
这里写“风雨”,用的就是这种以景写情的笔法。所谓三分春色实际上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其友情之深,离别之难,不言而喻。作者用笔,貌轻实重,饱和了作者的全部感情,确实是情景交融、情深意长。苏轼著名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句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大约即是从此处脱胎。
上片,由举杯挽留写到离别情怀,由外部行动而至内心感情,多为顺笔。下片则转折颇多。过片“花开”两句,紧承上片的离愁别绪,并进一步预写别后的相思。“花开”句,用韩偓《谪仙怨》“花开花谢相思”句意,但作者只写“花开花谢”而不说“相思”,实际上“相思”已包容上片的离愁别绪之中。“都来几许”,是说这种相思总的算来会有多少,由挚友不得长聚而引起的时序更迭、流年暗换的慨叹与迷惘,亦暗寓其中。这两句深化了上片的离愁。但作者马上又冲破了感伤缠绵的氛围,用“且高歌休诉”句一变而为高亢旷达。这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作者的自我排遣,表现出作者开朗豁达的胸怀。可是一想到别易会难,明年此际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怅惘之情,使全词再见波折。这首词先写离愁,继而排解宽慰,终写怅惘之情,曲折细致,语短情长。
-
出自唐代赵抟的《琴歌》 绿琴制自桐孙枝,十年窗下无人知。清声不与众乐杂,所以屈受尘埃欺。七弦脆断虫丝朽,辨别不曾逢好手。琴声若似琵琶声,卖与时人应已久。玉徽冷落无光彩,堪恨钟期不相待。凤啭吟幽鹤舞时,
-
出自唐代胡曾的《咏史诗。灞岸》 长安城外白云秋,萧索悲风灞水流。因想汉朝离乱日,仲宣从此向荆州。
-
356 寇(kòu)356 寇(kòu) 【寻根溯源】 寇姓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出自己姓,以官名为氏。上古周朝时,昆吾人的后人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其子孙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寇。二是出自姬姓,以官名为
-
文言文阅读理解《关木匠传》练习题 关木匠传 【明】袁中道 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 予族有佣,病死。佣亦豪族也,啖佣儿为证,以诉于官。廷福方持斧凿为
-
清代名人轶事的文言文习题 无锡有奇士,曰华豫原。乙未岁,张公抚吴,坐事逮。部使者偕制府即讯于润州,而羁公城隍庙中,甲而守之,生狞如虎,非部使者令,不得擅出入。门生故吏,无敢向
-
巴陵雨中鸦拂平林雁阵空,黄花行李老秋风。如何一夜江南梦,尽在巴陵细雨中。简析 该诗描述自己在秋风细雨中,客居洞庭湖畔岳阳城之夜的感受。其意境清新迷离,其心情轻松惬意。
-
梦见喷泉是什么意思梦见喷泉,通常象征激情、财富和创造力。梦见喷泉,有可能暗示一段压抑的日子终于过去,内心的痛苦结束,你渴望得到鼓励重新开始生活。梦见喷泉水洁净透亮,预示你的生活非常美好,而且你的精神生
-
出自唐代罗邺的《落第书怀寄友人》 清世谁能便陆沈,相逢休作忆山吟。若教仙桂在平地,更有何人肯苦心。去国汉妃还似玉,亡家石氏岂无金。且安怀抱莫惆怅,瑶瑟调高尊酒深。
-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出自宋代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出自唐代武平一的《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玉府凌三曜,金坛驻六龙。彩旒悬倒景,羽盖偃乔松。玄圃灵芝秀,华池瑞液浓。谬因沾舜渥,长愿奉尧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