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全诗赏析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qiū líng jìn qiáo mù ,zhāo wáng ān zài zāi ?
bà tú jīn yǐ yǐ ,qū mǎ fù guī lá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宏图霸业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骑马归营。
注释(1)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2)“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3)选自《蓟丘览古赠卢举止藏用七首》之二。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同《登幽州台歌》一样,是作者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时所作。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诗的开篇两句,首先点出凭吊的地点碣石山顶和凭吊的事物黄金台,由此引发出抒怀之情,集中表现出燕昭王求贤若渴的风度,也写出了诗人对明君的盼望,为后四句作铺垫。接下二句紧承诗意,以深沉的感情,凄凉的笔调,描绘了眼前乔木丛生,苍茫荒凉的景色,由景衬情,寓情于景,发出“昭王安在哉”的慨叹,表达对燕昭王仰慕怀念的深情。诗人借古以讽今,对古代圣王的怀念,正是反映对现实君王的抨击,是说现实社会缺少燕昭王这样求贤若渴的圣明君主。结尾二句以画龙点睛之笔,以婉转哀怨的情调,表面上是写昭王之不可见,霸图之不可求,国士的抱负之不得实现,只得挂冠归还,实际是诗人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
这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词句朴质,有较强的感人力量。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①。 散入珠帘湿罗幕②,狐裘不暖锦衾薄③。 将军角弓不得控④,都护铁衣冷
-
宋史文言文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
我和你有甚么情分,你来见我?既是哥哥与兄弟无情分,却怎生等我上新坟?我正等你来打哩!哎,俺亲的元来则是亲,嫂嫂,我不过去也,则怕哥哥打我
我和你有甚么情分,你来见我?既是哥哥与兄弟无情分,却怎生等我上新坟?我正等你来打哩!哎,俺亲的元来则是亲,嫂嫂,我不过去也,则怕哥哥打我 出自元代萧德祥的《杂剧·杨氏女杀狗劝夫》 (冲末扮孙大同
-
原文柳梢青数声鶗鴂,可怜又是,春归时节。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 自是休文,多情多
-
出自唐代杨敬之的《赠项斯》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
题庐山太平兴国宫飞泉喷薄走虹蜺,远岫峥嵘植玉圭。若有桃花镇开落,游人应认武陵溪。题解 庐山太平兴国宫始建于唐代,成为历时1300多年的道教宫观,集中见证了庐山道教文化从民间道教走向正统化,又从正统道教
-
出自唐代韦迢的《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 北风昨夜雨,江上早来凉。楚岫千峰翠,湘潭一叶黄。故人湖外客,白首尚为郎。相忆无南雁,何时有报章。
-
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皓蜺,前后络绎 出自两汉枚乘的《七发》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rdquo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_古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出自唐代刘驾的《贾客词》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