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全诗赏析
无端。啼蛄搅夜,恨随团扇,苦近秋莲。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隔苍烟。楚香罗袖,谁伴婵娟。
wú duān 。tí gū jiǎo yè ,hèn suí tuán shàn ,kǔ jìn qiū lián 。yī dí dāng lóu ,xiè niáng xuán lèi lì fēng qián 。gù yuán wǎn 、qiáng liú shī jiǔ ,xīn yàn yuǎn 、bú zhì hán xuān 。gé cāng yān 。chǔ xiāng luó xiù ,shuí bàn chán ju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黄昏的风雨没有摧折宫树,可怜的疏叶,还抱着凉秋的寒蝉。入秋后白昼的太阳渐渐变短,吟思又接通了悲秋的愁端。夜间滴漏开始变长,使我的梦魂难耐难堪。人已渐入老年,风清月白的良宵美景全都透出秋寒。回想昔日幽会欢爱,如今庭院里的井壁上已爬满了青苔,蜘蛛网布满了栏杆。无奈,啼叫的蝼蛄搅乱长夜,只恨我身如随秋抛弃的团扇,心似苦涩难言的秋莲,想当年对楼吹笛,谢娘她垂泪伫立风前。迟迟未返故园,勉强饮酒赋诗驱愁烦,新飞的大雁已经飞远,也不能替我传书致送寒暄。隔着苍茫的云烟,罗袖飘香的美人,有谁与你相伴?
注释⑴宫树:本指宫廷之树,此处泛指,“宫”字修饰“树”。⑵可怜二句:语出王安石《题葛溪驿》诗:“鸣蝉更乱行人耳,犹抱疏桐叶半黄。”⑶短景:指夏去秋来,白昼渐短。⑷甃:井壁。⑸蛄:蝼蛄,通称喇喇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一种昆虫,昼伏夜出,穴居土中而鸣。⑹恨随团扇:相传汉政婕妤作《团扇歌》,序云:“婕妤失宠,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乃作怨诗以自伤,托辞于纨扇云。”见姜夔《霓裳中序第一》注。⑺苦近秋莲:莲心苦,故用以作比。⑻蝉娟:形容仪态美好,借指美人。
赏析
-
出自先秦佚名的《思文》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在歌舞筵席上侑洒佐欢的歌女形象。她琴艺高超,琴曲哀怨动人。作品字里行间隐藏着作者对歌女的同情。上片点明宴会在宽敞的画阁里进行,其后进入正题,写到女子弹奏琵琶的技巧。大概作者明知描写
-
出自先秦荀子的《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注释】:又作章谦亨作鹅湖山在今江西省铅山县境内 。 作者于绍定(1228 — 1233)初年曾在此任县令 。这阙词大约写于此时。这阕词 ,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是它的构思。“云藏鹅湖山”本是极平常的自然现
-
灭此朝食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灭此朝食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灭此朝食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李显的《登骊山高顶寓目》 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阊阖雄里閈,城阙壮规模。贯渭称天邑,含岐实奥区。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
-
卖柑者言刘基 【原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①,出之烨然②,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③十倍,人争鬻④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
-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李白拼音版古诗”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李白拼音版古诗《 宿sù五wǔ松sōng山shān下xià荀xún媪ǎo家jiā 》唐táng · 李lǐ白bái我w
-
出自唐代护国的《怆故人旧居》 惆怅至日暮,寒鸦啼树林。破阶苔色厚,残壁雨痕深。命与时不遇,福为祸所侵。空馀行径在,令我叹人吟。
-
循道不违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循道不违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循道不违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