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全诗赏析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qiān gǔ mào líng cí zài ,shèn fēng liú zhāng jù ,jiě nǐ xiàng rú 。zhī jīn mù luò jiāng lěng ,miǎo miǎo chóu yú 。gù rén shū bào ,mò yīn xún 、wàng què chún lú 。shuí niàn wǒ ,xīn liáng dēng huǒ ,yī biān tài shǐ gōng sh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亭上的秋风姗姗吹过,拂拭着我的脸;记得它去年曾到过我的家。我抬头观望,这里的山河与我家里的山河形状虽然不一样,但人物风情却很相似。功成的人走了,我觉得到了秋天气候变冷,团扇也被人抛弃了。斜阳与过去一样,秋风是吹不断的;野外一片茫茫,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功绩和遗迹一点也没有了。一千多年前汉武帝刘彻写的《秋风辞》,真是好的诗章,美妙的词句,可以称得上千古绝唱,到现在人们还在传诵着它。怎么有人说那是模仿司马相如的章句呢?现在树叶落了,江水冷了,向北方望去,一片茫茫,真叫我感到忧愁。朋友来信:“催我赶快回家,不要迟延,现在正是吃蒪羹鲈鱼美味的时候。”有谁会想到我,在这个秋夜凄凉的时候,独对孤灯,正在研读太史公写的《史记》呢?
注释[1]袅袅:微风吹拂。[2]禹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城为禹迹。[3]蓴鲈:咏思乡之情、归隐之志。
鉴赏
-
出自唐代张柬之的《出塞》 侠客重恩光,骢马饰金装。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歙野山川动,嚣天旌旆扬。吴钩明似月,楚剑利如霜。电断冲胡塞,风飞出洛阳。转战磨笄俗,横行戴斗乡。手擒郅支长,面缚谷蠡王。将军占
-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处】唐·李商隐《无题》。【意思翻译】春蚕到死,柔丝方断,蜡炬成灰,哭泪才干。【全诗】《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
作者: 党天正 【本书体例】 "> 凿牖对山月,褰裳拂涧霓。
出自唐代殷遥的《友人山亭》 故人虽薄宦,往往涉清溪。凿牖对山月,褰裳拂涧霓。游鱼逆水上,宿鸟向风栖。一见桃花发,能令秦汉迷。
-
李白·塞下曲①·其一(五月天山雪)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②,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③ ">
-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出自明代徐有贞的《中秋月·中秋月》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
-
出自唐代王武陵的《宿慧山寺》 秋日游古寺,秋山正苍苍。泛舟次岩壑,稽首金仙堂。下有寒泉流,上有珍禽翔。石门吐明月,竹木涵清光。中夜河沈沈,但闻松桂香。旷然出尘境,忧虑澹已忘。
-
出自唐代陈叔达的《州城西园入斋祠社》 升坛预洁祀,诘早肃分司。达气风霜积,登光日色迟。农教先八政,阳和秩四时。祈年服垂冕,告币动褰帷。瘗地尊馀奠,人天庶有资。椒兰卒清酌,簠簋彻香萁。折俎分归胙,充庭降
-
烈女不更二夫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烈女不更二夫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烈女不更二夫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 出自宋代蔡伸的《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