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全诗赏析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zhī xīn wéi yǒu diāo liáng yàn 。zì lái xiàng bàn 。dōng fēng bú guǎn pí pá yuàn 。luò huā chuī bi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春季没和西湖谋面,怕见外边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应和着我的泪水,挥动着我手中的笔管吐诉情感,心中的思念那么长,信笺却这么短,我怎么能够把话说得完。 懂得我心的只有这雕梁上的春燕,飞来飞去地与我相伴。东风哪会晓得我琵琶声中的忧怨,刮来刮去又把花儿吹落一片。
注释①一春不识西湖面:指整个春天自己都独居房中,未去欣赏西湖春景。②翠羞红倦:湖面上叶密花谢,春意阑珊。③湘管:用湘竹做的毛笔。
鉴赏
上片先从春游说起。我们的女主人公因为良人离家远行,无心绪去风光旖旎的西湖春游。“一春不识”,涵盖了整个一个春天都未出游;而“不识西湖面”则把西子湖人格化了。“翠羞红倦”乃“羞翠倦红”之意。这位少妇本来是花容月貌可以与绿叶红花匹敌的,但因心绪不佳,面色无华,因而羞见绿叶,倦赏红花。这是从一个层面、一个角度表现了女主人公郁郁心情。
接下来。词人又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层面表现她的情绪:“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在下着霏霏细雨的窗前,这位少妇在给良人写信,她含泪摇着笔管将自己的情思倾吐在纸上,然而意长笺短,言不尽意,心中的万语千言只能略表一二。这里的“湘管”是指笔管乃由湘妃竹所制。相传大舜南巡不归,其二妃娥皇、女英(帝尧之二女)日夜哭泣,泪洒于竹,竹尽成斑。因而“湘管”也包含悲苦、垂泪之意。“雨窗和泪”已够悲矣(天泪与人泪合一),再加之湘妃之泪,三泪交融,少妇心境之悲表现尽矣!这是第二个层面。
下片前二句乃第三层面:少妇之心惟有雕梁之上的燕子理解。这表现了女主人公是寂寞的,空房只有燕子相伴;同时也说明女主人公是贞洁的,她从不招蜂惹蝶,每天和她在一起的只有梁上燕;再者表明孤高的、内向的,她不与凡人为伍,只与紫燕为友,向它倾诉心曲。
最后两句展示了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第四个层面:她通晓音律,善弹琵琶,她把自己的哀怨诉诸其弦:她怨时光的流驶,红颜的短暂,希望春光较长地留在人间;然而东风无情,它不管琵琶的哀怨,仍吹走了春光,把落花吹得满地都是。这落花岂不是自己青春的象征吗?她哀叹自己的美丽年华就这样在离愁别恨中匆匆凋零,等闲消逝……
“西湖”──“湘管”──“梁燕”──“落花”,词人就是通过这四个意象段,多方位、多层面地展示了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描画出一条具有个性特征和特定情境的人物情感律动线。
-
羲皇上人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羲皇上人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羲皇上人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
-
张骼、辅跞挑战楚军 (襄公二十四年) 【题解】 春秋时代打仗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前奏,就是两军正式交战之前,先派出猛将前往敌阵挑战,冲杀一气,一来打探一下对方的虚实,二来壮大自己的军威。这次棘泽之战
-
文深网密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文深网密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文深网密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谢偃的《杂曲歌辞。踏歌词》 春景娇春台,新露泣新梅。春叶参差吐,新花重叠开。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逶迤度香阁,顾步出兰闺。欲绕鸳鸯殿,先过桃李蹊。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
-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凉思(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
出自唐代郑损的《钓阁》 小阁惬幽寻,周遭万竹森。谁知一沼内,亦有五湖心。钓直鱼应笑,身闲乐自深。晚来春醉熟,香饵任浮沈。
-
出自唐代喻凫的《赠李商隐》 羽翼恣抟扶,山河使笔驱。月疏吟夜桂,龙失咏春珠。草细盘金勒,花繁倒玉壶。徒嗟好章句,无力致前途。
-
出自唐代罗邺的《春日与友人话别》 酌坐对芳草,东风吹旅衣。最嫌驱马倦,自未有山归。华发将时逼,青云计又非。离襟一沾洒,回首正残晖。
-
《泠向谓秦王》是一篇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文言文泠向谓秦王曰:“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宋破,晋国危,安邑,王之有也。燕、赵恶齐、秦之合,必割地以交于王矣。齐必重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