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全诗赏析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shèng jué 。chóu yì jué 。cǐ qíng shuí gòng shuō 。wéi yǒu liǎng háng dī yàn ,zhī rén yǐ 、huà lóu yuè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鉴赏
这首词以“梅”为题,写出了怅惘孤寂的幽愁。上阕写景之胜,下阕写愁之绝。
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傍晚,天晴了,风歇了,春寒料峭的威力,有所折损。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此刻春暖之和。紧接“晚晴风歇”,展示了一幅用淡墨素彩勾画的绝妙画面。“脉脉”,是含情的样子。“花疏”,点出梅花之开。以“脉脉”加诸“花疏天淡”之上,就使人感到不仅那脉脉含情的梅花,就连安详淡远天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天淡”是静态,接“云来去”成为动态,更见“晚晴风歇”之后,气清云闲之美。“花疏”与“天淡”相谐,既描写了“天”之“淡”,所以末一句“数枝雪”,又形象地勾画了“梅”之“疏”。如此精心点笔,使景物生动地立于眼前,也就不是泛泛而说了。可见词人缀字的针线是十分细密的;而其妙处在天然浑成,能够运密入疏。
下阕“胜绝”是对上阕的概括。景物美极了,而“愁亦绝”。“绝”字重叠,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这层意思。如果说原来春寒料峭,馀寒犹厉,景象的凄冷萧疏,与人物心情之暗淡愁苦是一致的话,那么,景物之极美,与人之极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阔了。
其实这种“不一致”,正是词人匠心独运之所在。“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以景色之优美,反衬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两个所指相反的“绝”字,在这里却表现了矛盾的统一。至于词中主人公景愈美而愁愈甚的原因,“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这就衬出了悲愁的深度。结尾三句,又通过景物的映衬写出了人之情。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未归。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下片所写之景,有雁,有楼,有月,从时间上来说,比上片已经迟了;但是,从境界上来说,与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构成了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的心情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的感情形象化了。越是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执着。以淡景写浓愁,以良宵反衬孤寂无侣的惆怅,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这种艺术手法是颇耐人寻味的。
-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武后大享昊天乐章》 大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乾仪混成冲邃,天道
-
于贞志译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为黄教领袖,十年后为西藏政教斗争殃及,被清廷废黜,解送北上,道经青海今纳木措湖时中夜循去,不知所终。 仓央嘉措乡居山南
-
出自唐代秦系的《早秋宿崔业居处》 从来席不暖,为尔便淹留。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上帘宜晚景,卧簟觉新秋。身事何须问,余心正四愁。
-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出自唐代韦庄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
-
出自明代徐威的《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山风徒自溷,儒俗不同迁。对酒轻千
-
出自唐代陆瀍的《和张相公太原山亭怀古诗》 激水泻飞瀑,寄怀良在兹。如何谢安石,要结东山期。入座兰蕙馥,当轩松桂滋。于焉悟幽道,境寂心自怡。
-
颐指气使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颐指气使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颐指气使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朱湾的《题段上人院壁画古松》 石上盘古根,谓言天生有。安知草木性,变在画师手。阴深方丈间,直趣幽且闲。木纹离披势搓捽,中裂空心火烧出。扫成三寸五寸枝,便是千年万年物。莓苔浓淡色不同,一面死皮生
-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那时,
-
出自唐代李廓的《长安少年行》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刬戴扬州帽,重薰异国香。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追逐轻薄伴,闲游不著绯。长拢出猎马,数换打球衣。晓日寻花去,春风带酒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