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
出自五代和凝的《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 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 手,下阶迎。
-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出自宋代叶清臣的《贺圣朝·留别》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斟
-
战国策·韩二·韩公叔与几瑟争国郑强为楚王使于韩《韩公叔与几瑟争国郑强为楚王使于韩》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韩公叔与几瑟争国郑强为楚王使于韩》文
-
初中文言文《伤仲永》原文译文及鉴赏 伤仲永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
-
出自唐代窦庠的《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 大贤持赠一明珰,蓬荜初惊满室光。埋没剑中生紫气,尘埃瑟上动清商。荆山璞在终应识,楚国人知不是狂。莫恨伏辕身未老,会将筋力是王良。
-
汉民谣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 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是东汉时代的两首民谣。这类作品把社会生活中的怪现象如实地反映出来,也使人觉得怪诞不经。前面一
-
出自唐代罗邺的《途中寄友人》 秋庭怅望别君初,折柳分襟十载馀。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携樽座外花空老,垂钓江头柳渐疏。裁得诗凭千里雁,吟来宁不忆吾庐。
-
宣慰曾侯嘉政记 宋濓 今年春三月丙辰,西睦州陷。夏四月壬午,江浙行中书左丞杨公,以浦阳与睦州邻也,命宣慰曾侯自杭率师来镇其地。师还,邦人德其善驭士卒而弗扰也,思之不置。县达
-
激昂豪放,气势宏伟——崔颢崔颢,唐代诗人。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但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开元中,曾游历江南。开元后期,为代州都督杜希望所器重和引荐,以监察御史任职河东军幕,得以体验边塞生活。崔颢早有才名,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梅尧臣·岸贫无能事耕获①,亦不有鸡豚②。烧蚌晒槎沫③,织蓑依树根。野芦编作室,青蔓与为门。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④裩⑤。【注释】①耕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