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全诗赏析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fēng chuī kuàng yě zhǐ qián fēi ,gǔ mù lěi lěi chūn cǎo lǜ 。
táng lí huā yìng bái yáng shù ,jìn shì sǐ shēng bié lí chù 。
míng míng zhòng quán kū bú wén ,xiāo xiāo mù yǔ rén guī q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
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
棠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
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注释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
乔木:高大的树木。
垒垒:众多的,重重叠叠的。
尽是:都是。尽,皆也。
冥冥:昏晦的样子。
重泉:黄泉,九泉,是人死后的归处。江淹《杂体诗》:有美人归重泉。
萧萧:象声词,指雨声。
赏析
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
白日做梦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白日做梦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白日做梦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原题】:谢浩然尝为余作异梦余再被召浩然有诗次韵复之二首
-
出自唐代麹信陵的《酬谈上人咏海石榴》 真僧相劝外浮华,万法无常可叹嗟。但试寻思阶下树,何人种此我看花。
-
出自唐代乔知之的《相和歌辞。从军行》 南庭结白露,北风扫黄叶。此时鸿雁来,惊鸣催思妾。曲房理针线,平砧捣文练。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窈窕九重闺,寂寞十年啼。纱窗白云宿,罗幌月光栖。云月晓微微,愁思流
-
柳傍慵独坐,花底困横眠 出自唐代路德延的《小儿诗》 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乍行人共看,初语客多怜。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长头才覆额,分角渐垂肩。散诞无尘虑,逍遥占地仙。排衙朱阁上,喝道画堂前
-
曾子文言文赏析 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妻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 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曾子杀彘”是则家喻户晓的
-
出自唐代李隆基的《轩游宫十五夜》 行迈离秦国,巡方赴洛师。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歌钟对明月,不减旧游时。
-
【似水流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皎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如花似锦】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如胶似漆】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
-
这是作者送给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汉阳使君的一篇词章,汉阳使君姓名无法知晓,从词中知道他二人阔别十年,重会于大别山,感触颇深,因而赋词相赠。上片起首二句,一语双关,既写人又写山,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大
-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译注】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那不合我心意。【全诗】行路难 其二[唐] 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