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全诗赏析
山长水远。遮住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shān zhǎng shuǐ yuǎn 。zhē zhù háng rén dōng wàng yǎn 。hèn jiù chóu xīn 。yǒu lèi wú yán duì wǎn chū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词的上片,写她被掳北去,不得不离别故乡山河时的沉痛心情,远望淮山高耸,绵延千里;淮水浩渺,烟霭迷芒。“云峰”、“烟波”,既写山高水阔,又写出春天雨多云多的景象,再加上作者心伤情苦,泪眼朦胧,因此山河呈现出一片迷茫的景象。“云峰”前冠以“千里”,“烟波”前冠以“万顷”,写出了祖国的河山壮丽,暗示作者对它的深情。
但此时却满目疮痍,河山破碎,大批人民被掳北去,不能安居故土,这万千愁恨怎能不一齐迸发!“千里恨”、“万顷愁”极好地表现了作者的深仇大恨。同时,她移情于物,移情于淮河山水,使山河也充满了愁恨,因为它们是这场患难的最好见证。千里,从纵的角度形容愁恨;万顷,从横的方面予以夸张,这样的表现手法就将愁绪这种无形的情感有形化了。具体化了,它与以往的某些表现手法有所差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欧阳修:“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胡楚:“若将此恨同芳草,犹恐青青有尽时。”(《寄人》)他们着重表现的是愁恨之无穷。应该说这些写愁之作都各自有其艺术的独创性。但这个淮上良家女的这两句词却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一种泰山压顶、窒息心胸之感。
上片,取眼前景,喻胸中情,随意贴切,不假雕饰。一、三两句摹山范水较为一般,二、四两句倾注作者沸腾的感情,使山河为之变色,极具感人力量。
过片两句既是对上片的总结,又是作者眷恋山河的进一步具体描写:“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她离开家乡越来越远,眷恋的感情也越来越重。她一步一回头地看着自己的家乡,直至山水完全遮断了她的视线。天涯沦落,何时能回到故乡的怀抱?这一切使她感到茫然。这一去,也许是永无归日了,这怎不令她回首东望,直至“遮断”为止呢?“东望眼”三字,真实地写出了被掳者逼迫而不得已,朝西北方向行进而不断回望故乡的情景,极形象地表现了她不忍离去的痛苦。
面对着这一切,“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这恨,是指对金人南犯之恨,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无耻南逃之恨;这愁,是为乡土遭受蹂躏而愁,为被掳后的屈辱生活和颠沛流离而愁。旧恨加新愁,让一个弱女子如何经受得了!末句刻画了一个哀怨至极而又沉默无语的形象。“有泪无言”,是她的一腔悲愤无处、也无人可以倾诉,只有和着泪水忍声吞下这时代加给她的深重灾难,这实际上也是对南宋投降派君臣的一种无声的谴责。下片着重通过人物细节的描写:“东望眼”、“有泪无言”来表现被掳女子的深沉悲愤,极富感染力。
-
原文古从军行李颀(qí)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
-
察察而明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察察而明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察察而明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登桂平西山飞阁 飞阁巉岩耸,森森万树封。 山深疑世外,路曲隐游踪。 乳井明如镜,苍松势若龙。 欲观天地壮, "> 见说论诗道,应愁判是非。
出自唐代周贺的《赠李主簿》 税时兼主印,每日得闲稀。对酒妨料吏,为官亦典衣。案迟吟坐待,宅近步行归。见说论诗道,应愁判是非。
-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雍和》 公尸既起,享礼载终。称歌进彻,尽敬繇衷。泽流惠下,大小咸同。
-
出自唐代李频的《浙东献郑大夫》 圣主东忧涨海滨,思移副相倚陶钧。楼台独坐江山月,舟楫先行泽国春。遥想万家开户外,近闻群盗窜诸邻。几时入去调元化,天下同为尧舜人。
-
高僧大德的遗骨——“舍利” 【点睛之笔】 “舍利”的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意为骨身,或灵骨,通常是指佛陀的遗骨,受到全世界的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经典解读】 “舍利”为诸佛、菩萨、罗汉、
-
263 蓟(jì)263 蓟(jì) 【寻根溯源】 蓟姓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出自姬姓,轩辕氏黄帝的后裔,以封地国名为氏。周武王姬昌击败纣王,灭了商朝,建立周朝,周武王立国后,敬仰先贤的功德,封黄帝
-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
出自元代刘时中的《【正宫】端正好_上高监司众》 上高监司众生灵遭磨障,正值着时岁饥荒。谢恩光,拯济皆无恙,编做本词儿唱。【滚绣球】去年时正插秧,天反常,那里取若时雨降?旱魃生四野灾伤。谷不登,麦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