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全诗赏析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qiū shān nián zhǎng tóu tuó chù ,shuō wǒ jun1 qián shè hǔ gu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少壮从军马上飞,身未出家心依归。
年老头陀秋山住,犹忆当年射虎威。
注释
雪山童子:亦称雪山大士,原本是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在雪山苦行时的称谓。该诗用以比喻头陀师未出家时。缁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浅黑,非正黑。
头陀:梵语Dhata之音译,又作杜荼、杜多,意译有抖擞、抖拣、浣洗等,意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俗则称僧人之行脚乞食者为头陀。此诗取前一意。
鉴赏
头陀师,为去贪爱而修苦行者。头陀十二苦行中,第七为阿兰若处,意为远离处,要求住于远离人家之处,第八为冢间坐,也即要住于坟墓之处。由于戒行的规定,加上自身的克制,头陀师总是给人远离人群、清心寡欲、清静孤寂的形象。这一位头陀却有另一种风姿:少壮从戎,军中飞马,射虎而归,足显雄姿英发;老年出家,深居秋山,却风姿不减,豪气不褪,遇有来者,便向人谈起他当年之雄豪。他的精神不仅不与头陀相悖,而是更显示了禅的精髓。佛教以为,要达到涅榘的境界,真正地得到解脱,必须有六种行法,其中之一便是精进。禅门叫勇猛精进,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勇气,释迦牟尼的雪山苦行,舍身饲虎,都是这种勇气的表现。只有具有这种精进的勇气,才能破除贪爱、排脱烦恼、悟得佛性。
-
作者: 〔英国〕D·H·劳伦斯 【原文】: 严寒持续了好几个星期,鸟儿很快地死去了。田间灌木篱下每一个地方,横陈着田凫、椋
-
认牛【原典】刘宽为司徒,人有走牛,就宽车中认之。宽不争辩,默解与之,步行而归。后数日,主得牛,乃惭送谢,宽曰:“物有相类,事容错误,幸劳见归,何谢之有?”【译文】刘宽担任司徒时,有一个人的牛走丢了,就
-
出自唐代刘驾的《上马叹》 羸马行迟迟,顽童去我远。时时一回顾,不觉白日晚。路傍豪家宅,楼上红妆满。十月庭花开,花前吹玉管。君当未贵日,岂不常屯蹇。如何见布衣,忽若尘入眼。布衣岂常贱,世事车轮转。
-
“羌村三首其二杜甫拼音版原文及意思”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羌村三首·其二杜甫拼音版原文《 羌qiāng村cūn三sān首shǒu · 其qí二èr 》唐táng · 杜dù甫fǔ晚wǎn岁s
-
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艺术主张的诗。指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
-
出自唐代卢仝的《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博士有感五首》 忽见除书到,韩君又学官。死生纵有命,人事始知难。烈火先烧玉,庭芜不养兰。山夫与刺史,相对两巑岏。干禄无便佞,宜知黜此身。员郎犹小小,国学
-
出自唐代刘言史的《立秋日》 商风动叶初,萧索一贫居。老性容茶少,羸肌与簟疏。旧醅难重漉,新菜未胜鉏.才薄无潘兴,便便画偃庐。
-
出自唐代李竦的《长至日上公献寿》 候晓金门辟,乘时玉历长。羽仪瞻上宰,云物丽初阳。汉礼方传珮,尧年正捧觞。日行临观阙,帝锡洽珪璋。盛美超三代,洪休降百祥。自怜朝末坐,空此咏无疆。
-
黄鹤楼[1]崔颢【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2],芳草萋萋鹦鹉洲[3]。日暮乡关[4]何处是?【注释】烟波[5]江上使人愁。[1]黄鹤楼:三
-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薄伽丘乔万尼·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薄伽丘是位才华横溢,勤勉多产的作家。他既以短篇小说、传奇小说蜚声文坛,又擅长写作叙事诗、牧歌、十四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