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全诗赏析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yè mù niú ,mù niú dù cūn gǔ 。
hé suō chū lín chūn yǔ xì ,lú guǎn wò chuī shā cǎo lǜ 。
luàn chā péng hāo jiàn mǎn yāo ,bú pà měng hǔ qī huáng d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鉴赏
诗的大意是: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监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常见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那头上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这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读者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十分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用意十分明快而深刻。
诗歌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
那些儿输与这两个泼皮,白白的可干受了一场恶气!小姐,这样人理他则甚!想起就里事体,我待和他计较来
那些儿输与这两个泼皮,白白的可干受了一场恶气!小姐,这样人理他则甚!想起就里事体,我待和他计较来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第一折(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白发刁骚两
-
【原题】:建炎庚戌中秋夜与同官相期於月下既为顽云障空不可人意作诗以纪之得赏得二字
-
文言文字词积累的总结 一、通假字。 给通假字注音并解释。 1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2窥谷忘反( )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之不
-
玄奘:健驮逻国塔林游记(节选) 玄奘大窣堵波东面石陛南,镂作二窜堵波,一高三尺,一高五尺,规摹形状,如大窣堵波。又作两躯佛像,一高四尺,一高六尺,拟菩提树下加趺坐像。日光照烛,金色晃曜。阴影渐移,石文
-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出处】唐·杜甫《野望》。【意思翻译】只有将暮年付托给多病之体,未有微小的功劳来报答圣朝。【全诗】《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
-
此地无银三百两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徽①举进士,累擢吏部员外郎。乾符中选滥,吏多奸,岁调四千员,徽治以刚明,棍②杜干请,法度复振。父蔚避地于梁,道病,徽与子扶篮舆,历阁路,盗击其首,血流面,持舆不息。盗迫之,徽拜日:“人皆有父,今亲老而
-
出自唐代卢仝的《寄赠含曦上人》 楞伽大师兄,夸曦识道理。破锁推玄关,高辩果难揣。论语老庄易,搜索通神鬼。起信中百门,敲骨得佛髓。此外杂经律,泛读一万纸。高殿排名僧,执卷坐累累。化物自一心,三教齐发起。
-
英雄美人,原也是想着迎合时代的,只是迎合不上,必要饱经忧患。
-
再三再四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再三再四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再三再四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