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全诗赏析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zé guó jiāng shān rù zhàn tú ,shēng mín hé jì lè qiáo sū 。
píng jun1 mò huà fēng hóu shì ,yī jiāng gōng chéng wàn gǔ kū 。
chuán wén yī zhàn bǎi shén chóu ,liǎng àn qiáng bīng guò wèi xiū 。
shuí dào cāng jiāng zǒng wú shì ,jìn lái zhǎng gòng xuè zhēng li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都不能实现。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
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注释
己亥:为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
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樵苏:一作“樵渔”。
传闻:一作“波间”。
参考资料: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06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24-425
赏析
这组诗载于《全唐诗》卷七百一十七。“己亥岁”这个醒目的诗题,就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本首诗大约是作者在公元880年(广明元年)追忆前一年时事而作。
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
古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杀戮,人民的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参考资料: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19-1320
-
【4239】记忆小屋(〔美〕托尼·朱特著,何静等译,中信出版社,13.6万字,2018年7月第1版,48元)三部分:1.艰苦年代、食物、汽车、帕特尼、绿线巴士、互仿的欲望、五港总督号;2.乔、基布兹、
-
邓艾偷渡阴平,算是兵行险招了,当时邓艾手里人手并不多,但是却敢带着他们直逼刘禅的大本营,这的确算得上是“奇谋”。三国时期另一个奇谋就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只是很可惜诸葛亮一直不答应,魏延自己也身死,没
-
【生卒】:1898—【介绍】: 日本未来主义*诗人、画家,东京人。毕业于中央大学。少年时代曾发表诗作,提倡“立体诗”。1920年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并发表《神原泰第一次宣言书》,成为日本第一个先锋派艺
-
高中文言文最常见的13个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
-
出自唐代秦系的《奉寄昼公》 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团蕉何事教人见,暂借空床守坐禅。
-
出自唐代许彬的《寻白石山人涧》 路穷川岛上,果值古仙家。阴洞长鸣磬,石泉寒泛花。莓苔深峭壁,烟霭积层崖。难见囊中术,人间有岁华。
-
出自唐代周贺的《早春越中留故人(一作早秋别卢玄休)》 此行经岁近,唯约半年回。野渡人初过,前山云未开。雁群逢晓断,林色映川来。清夜芦中客,严家旧钓台。
-
寒林枯木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景德传灯录》卷七《大梅法常禅师偈》)早期佛教的偈颂理过 "> 《东坡除夜三十九遂引乐天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鉴赏
【原题】:东坡除夜三十九遂引乐天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之句赋诗余亦於生朝有感
-
出自唐代李行敏的《省试观庆云图》 缣素传休祉,丹青状庆云。非烟凝漠漠,似盖乍纷纷。尚驻从龙意,全舒捧日文。光因五色起,影向九霄分。裂素观嘉瑞,披图贺圣君。宁同窥汗漫,方此睹氛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