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七步诗原文_《七步诗》拼音注释和译文_七步诗朗诵语音和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00:46:51阅读:613
七步诗

《七步诗》正文拼音版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zhǔdòurándòudòuzàizhōng

běnshìtónggēnshēngxiàngjiāntài

zhǔdòuchízuògēngshūwéizhī

zàixiàrándòuzàizhōng

běntónggēnshēngxiàngjiāntài

《七步诗》注释

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

⑻泣:小声哭

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七步诗》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七步诗》赏析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治国理家,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众臣渐也明其中理,阿谀奉承地在皇帝面前说三道四,谣言惑众: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曹丕正好如偿所愿,借文武百官之口,决意趁早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假控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曹丕道:“弟弟有所不知,据我朝重臣之意,闻今日事件起谋者你也。是与其于你所作为?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谋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如此罪行令吾何以担当?望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你在七步内作出一首咏颂吾与你的情分之词,但词内不可见兄弟二字。不矣,休怪吾大义灭亲了!”“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你既言如此,吾们一言为定!”

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阵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1]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为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灭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啊!”曹丕听之,被驳得无话可说。

展开

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真实度

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展开

《七步诗》繁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后汉书《班固传》译文赏析

    班固传 【题解】 班固,是继司马迁之后杰出的史学家,所撰《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开创了史学着作新例。后世论史书,必举《史记》、《汉书》,论史学家一定会提及班固、司马迁。本篇传记详细地叙述

  • 务光自投于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务光自投于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出自先秦庄忌的《哀时命》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

  • 白朴《【越调】天净沙 夏》全诗赏析

    参差竹笋抽簪,累垂杨柳攒金,旋趁庭槐绿阴。南风解愠,快哉消我烦襟。

  • 《画石》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刘商,诗人兼画家。他本人爱画松石树木。这幅题诗的画,也许就是刘商本人的创作。根据诗作的内容,作者是用这一诗一画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施展的悲愤。开头两句

  •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出处】唐·綦毋潜《石鱼湖上醉歌并序》。【意思翻译】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我手持酒葫芦瓢,稳坐

  • 小雅·鹿鸣

    小雅·鹿鸣先秦:佚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

  • 太平天国起义来势汹汹,清王朝究竟如何弥补军费空缺?

    “常昭本少殷实之户,既已搜刮无遗,而居民铺面又多迁徙,几至劝无可劝,捐无可捐。”这是《咸同朝函札汇存》中记载的对于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江苏常昭面临的困境,也是当时清廷困境的缩写。自古朝廷的财富都是取

  • 古诗《陈子昂·送著作郎崔融从梁王②东征③诗》注释与赏析

    陈子昂·送著作郎①崔融从梁王②东征③诗金天④方肃杀,白露⑤始专征⑥。王师非乐战,之子⑦慎佳兵⑧。海气⑨侵南部⑩,边风扫北平。莫卖卢 "> 徐世界《江山山川》散文鉴赏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爱与恨、情与愁的江水,就这样从王权的江山流淌成文化的山川。 李煜一生,两个江山,两种山川,两样风光。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王权的江山里,他上演了

  • 鞅鞅不乐

    鞅鞅不乐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鞅鞅不乐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鞅鞅不乐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