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登幽州台歌原文_《登幽州台歌》拼音注释和译文_登幽州台歌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00:40:59阅读:661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正文拼音版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qiánjiànrénhòujiànláizhě

niàntiānzhīyōuyōuchuàngránérxià

《登幽州台歌》注释

⑴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⑵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⑶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⑷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⑸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

《登幽州台歌》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登幽州台歌》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展开

鉴赏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句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句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展开

《登幽州台歌》繁体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出自唐代寒山的《诗三百三首》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

  • 诸葛亮知道曹操会走华容道,为什么还让关羽去守华容?

    曹操曾经对关羽有恩,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不单单是我们,还有当时的诸葛亮,他也是知道的,而他也知道关羽即便是心高气傲,对于曾经有恩于自己的人,也不会赶尽杀绝。但是在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明明知道曹操失败

  • 刻骨铭心造句七则

    语义说明:形容感受深刻,难以忘怀。 使用类别:用在「深刻难忘」的表述上。 刻骨铭心造句:01你的这番教诲刻骨铭心,让我永远不会忘记。 02父母亲的教养之恩,刻骨铭心,我永志不忘。 03对狠多人来说,初

  • 《广播剧《法尼娜·法尼尼》(片段)》赏析

    广播剧《法尼娜·法尼尼》(片段)原作:〔法〕司汤达 导演:胡培奋【剧中角色】米西芮里:男,二十几岁,意大利烧炭党人(“烧炭党”是当时意大利著名的革命党)。他形象俊美,革命意志坚定。在一次活动中遭到围捕

  •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出自唐代钱珝的《江行无题一百首》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浦烟含夜色,冷日转秋旻.自有沈碑在,清光

  • 天碧轻纱只六铢,宛如含露透肌肤

    天碧轻纱只六铢,宛如含露透肌肤 出自唐代罗虬的《比红儿诗》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金谷园中花正繁,坠楼从道感深恩。齐奴却是来东市,不为红儿死更冤。陷却平

  • 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枝好。

    出自唐代王泠然的《汴堤柳(一本作题河边枯柳)》 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流从巩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种官柳。功成力尽人旋亡,代谢年移树空有。当时彩女侍君王,绣帐旌门

  • 〔美国〕理查德·柯亨《时光隧道》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美国〕理查德·柯亨 【原文】: 数年前的一天,我和父母、妻子和儿子在一家把菜谱胡乱涂在黑板上的饭馆用餐。“盛宴”

  • 注释赏析《和贾舍人早朝[唐]王维》诗词意思解释

    和贾舍人早朝   [唐]王 维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绛帻(zé):红头巾。 鸡人:宫中掌更漏者,鸡鸣报晓。 晓筹:指拂晓 ">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意思翻译、赏析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出自唐代韦庄的《与小女》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参考翻译注释①初解:指开始能听懂大人讲话的意思。呕哑:小孩子学说话的声音。②缕金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