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原文_《阙题》拼音注释和译文_阙题赏析

《阙题》正文拼音版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阙题》赏析
鉴赏
这首诗原来应是有个题目的,后来不知怎样失落了。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在辑录这首诗的时候就没有题目,后人只好给它安上“阙题”二字。
这首诗句句写景,画意诗情,佳句盈篇,可推为刘眘虚的代表作。诗描写深山中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环境。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道由白云尽”,是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这样开头,便已藏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许多拖沓。同时,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了。
“春与青溪长”,伴随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时正当春暖花开,山路悠长,溪水也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同其悠长。为什么春色也会“悠长”呢?因为沿着青溪一路走,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真是无尽春色源源而来。青溪行不尽,春色也就看不尽,似乎春色也是悠长的了。
三、四两句紧接上文,细写青溪和春色,透露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二句,要特别注意“随”字。它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花在春光中静静绽放的景象。此时,水面上漂浮着花瓣,流水也散发出香气。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适,丝毫没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情调。他沿着青溪远远地走了一段路,还是不时地看到落花飘洒在青溪中,于是不期而然地感觉到流水也是香的了。
总括上面四句:开头是用粗略的笔墨写出山路和溪流,往下就用细笔来特写青溪,仿佛是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我们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水香。
一路行走,一路观赏,别墅终于出现在眼前。抬头一看,“闲门向山路”。这里是没有多少人来打扰的,所以门也成了“闲门”。主人分明爱好观山,所以门又向山路而设。
进门一看,院子里种了许多柳树,长条飘拂,主人的读书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原来这位主人是在山中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
写到这里,诗人从登山到进门的一路经历,都曲曲折折地描述下来了。但他不过把几件景物摄进镜头,并没有叙述经过,仅仅给你以几种不同的变化着的形象。
结末两句,诗人仍然只就别墅的光景来描写。“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里的“每”作“虽然”讲。因为山深林密,所以虽然在白天里,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那环境的安谧,气候的舒适,真是专志读书的最好地方了。诗到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余地,更增加了诗的韵味。
展开《阙题》繁体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黯淡。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好好离去吧,不要再回头
-
云蓊是关于描写草木的词语.云蓊云蓊的拼音:yun weng 茂盛貌。明·张岱《西湖
-
横江词其五全文: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横江词其五全文翻译:横江馆的津吏上前来相迎,向我指着东边生起的海云说:相公有何事这么着急过江?像这么大的风波是不能开船的
-
熙熙攘攘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熙熙攘攘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熙熙攘攘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01木心说,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那时尚年幼,不以为然。世间精胗细脍何等滋味,岂能一粥以蔽之?那时尚年幼,久病缠身。每与饕餮无缘,困眼所见,惟一碗寡淡的大米粥
-
一很多年前,我在网上认识的卢一萍,还是一名军人。所谓认识,就只是隔空打过招呼,知道他在新疆服役,写小说,仅此而已。直到去年,他来山东,我才得见其真身,并有幸駕车,载他从泰山北麓穿过。一路上走走停停,他
-
梦见土路,得此梦,五行主土,乃是丑土之象征,求财者不可与他人间针锋相对,性格圆融之人,方可得以他人相助,土主信,则做事中正不阿者,可得以好运万千,冬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这又是一首借用乐府旧题写的诗,写作时间正是在李白得罪高力士和杨贵妃,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 说小姐甚的来?人都道孟德耀有议论,梁秀才甚气愤
说小姐甚的来?人都道孟德耀有议论,梁秀才甚气愤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第一折(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请皇家俸,但得身安抵万
-
小恩小惠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小恩小惠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小恩小惠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