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及季世,纵其昏惑
出自两汉扬雄的《逐贫赋》
扬子遁居,离俗独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礼薄义弊,相与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汝在六极,投弃荒遐。好为庸卒,刑戮相加。匪惟幼稚,嬉戏土沙。居非近邻,接屋连家。恩轻毛羽,义薄轻罗。进不由德,退不受呵。久为滞客,其意谓何?人皆文绣,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飧。贫无宝玩,何以接欢?宗室之燕,为乐不槃。徒行负笈,出处易衣。身服百役,手足胼胝。或耘或耔,沾体露肌。朋友道绝,进宫凌迟。厥咎安在?职汝为之!舍汝远窜,昆仑之颠;尔复我随,翰飞戾天。舍尔登山,岩穴隐藏;尔复我随,陟彼高冈。舍尔入海,泛彼柏舟;尔复我随,载沉载浮。我行尔动,我静尔休。岂无他人,从我何求?今汝去矣,勿复久留!”
贫曰:“唯唯。主人见逐,多言益嗤。心有所怀,愿得尽辞。昔我乃祖,宣其明德,克佐帝尧,誓为典则。土阶茅茨,匪雕匪饰。爰及季世,纵其昏惑。饕餮之群,贪富苟得。鄙我先人,乃傲乃骄。瑶台琼榭,室屋崇高;流酒为池,积肉为崤。是用鹄逝,不践其朝。三省吾身,谓予无諐。处君之家,福禄如山。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堪寒能暑,少而习焉;寒暑不忒,等寿神仙。桀跖不顾,贪类不干。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惕,予独无虞!”言辞既磬,色厉目张,摄齐而兴,降阶下堂。“誓将去汝,适彼首阳。孤竹二子,与我连行。”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过,闻义则服。长与汝居,终无厌极。”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
刘唐,你怎生误了一个月限期?小人则误了二十日假限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都孔目风雨还牢末》 楔子(冲末扮宋江领卒子上)(诗云)自幼郓城为小吏,因杀娼人遭迭配。宋江表字本公明,绰号顺天呼保义。我乃
-
八 容以七尺,貌合两仪 【原文】 容(1)以六尺为期,貌合(2)两仪而论。胸腹手足,实接五行;耳目口鼻,全通四气。相额相称(3),则福生;如背如凑,则林林总总,不足论也。 容贵“整(4)”,“整
-
一、 语义说明:计较小钱。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吝嗇爱财」的表述上。 寸草不留造句:01这间公司对职员的薪水锱铢必较,请个病假也要扣钱。 02他是个锱铢必较的人,所以最好不要跟他有金钱上的往来。 二
-
上池州李使君书 杜牧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
-
诗题为“海上”,诗人即从秦始皇遣使入海求仙下笔。“石桥东望海连天”描绘的是在石桥东望看到的是大海苍茫,海天一线的景色。开头二字便点出“石桥”。诗的首句并非单纯写景,而是景中有人——秦始皇。秦始皇站
-
出自南北朝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 一 步兵未饮酒。中散未弹琴。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风云能变色。松竹且悲吟。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 二 赭衣居傅岩。垂纶在渭川。乘舟能上月
-
原文翻译注释⑴李儋(dān)元锡: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密友;元锡,字君贶,为作者在长安鄠县时旧友。⑵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⑶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
-
在看描写欧洲宫廷生活的电影之时,总是会发现那时候人家确实挺开放的,现在的低胸装根本不能望其项背。与其同时出现的往往还有超级庞大的鲸骨裙,就是那种让女人看上去像个走动的花篮似的裙子。同时自然还有紧
-
文言文成语部分参考 文言文成语部分 《<论语>十则》 1、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在常用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 2、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
-
【 原文】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览④,能无疵乎⑤?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⑥?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⑦